戴孝有啥讲究和忌讳

华峰博客 2.7K

披麻戴孝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孝道也是一种礼仪习俗,虽然现在国家规定丧葬应该简化,但是在不少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丧葬习俗。丧葬在古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说在古代白事的规模不一定比喜事的规模小,甚至更大更隆重,以显示死者为大,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母亲病逝女儿应该怎样戴孝

按照传统习俗老人去世,后人都得为老人守孝到满“五七”,也就是35天,五七以后就可以不戴孝了,还有的要到周年才停止戴孝。如今的人都                                                                                                    没有这个做法了,但是戴孝一般就是上山以后就停止,青纱、白纱随着送上山也烧掉了。其实这个并不重要,只要在生时对得起母亲,孝顺母亲,母亲去世以后,你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和后悔的。

母亲去世,作为女儿戴孝应该:父亲如果健在,右侧短一寸;父亲如果之前也去世了,则右侧短二寸。

戴孝布按照男左女右:父亲去世,孝布左侧短一寸; 母亲去世,右侧短一寸。如果父母都去世了,孝布则短二寸。父亲后去世,左侧短二寸;母亲后去世,右侧短二寸。不能带齐孝,即孝布不能一齐,防止犯重丧。

戴孝期间不能穿红色衣服的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一习俗是对逝者的尊敬。只要能够把对亲人的爱与悲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些细节可以不去考虑。

尊老、爱老、敬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习俗对于维护家庭的和睦团结、社会和谐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在古代,形成了一整套的丧葬祭奠习俗。在古代,中国的葬礼仪式有停尸一说,即人死后要在家中停留三天、五天、或七天不等。停留的时间都是停单不停双。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古代,有居丧制度。居丧是孝子们在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在生活等各方面的节制。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思念。

传统习俗认为,婴儿出生之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时刻需要父母的照料,父母故去后,儿子也应该还报三年,即居丧三年。

居丧三年内,孝子不能在家居住。需要为父母守墓。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穿孝服,睡草席、枕砖头土块,以此表达对父母的怀念。

守墓禁忌:不能外出应酬,不能在家居住,不能饮酒,不能吃肉,夫妻不能同房,不能洗澡,不能剃头,不能更衣,春节不能贴红对联。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例如,理发、更衣、洗澡等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进行改变,但是,丧葬期间不能穿红色衣服、过年不能贴红对联一直延续至今。

戴孝有什么讲究的吗?

中国人注重礼仪,在遇到丧事时,戴孝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据传统,服丧孝服有辈份之分,不应弄错:白布——死者同辈、外亲;麻布——子女儿媳;萱布——孙侄甥;浅布——曾孙辈;黄布——玄孙辈;红布——直系玄孙(因玄孙为五代子孙,用红色隐含笑丧之义)。

成年人头配丧布改成的草箍,小孩戴帽状的包,男性穿草鞋,女性穿布鞋。孝球的分野为男配左腕孝球,女结於发上,而且男子更分白、蓝、青、黄四色,待除灵後依次换色,古时称为「换孝」。

除服 俗称“脱孝”,传统礼仪之一。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戴孝期,时间一般为:七期(49日)、百日、一年、三年,最短的为丧葬事宜结束(3-7日)。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