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这一生中做过最明智的选择是什么?
除了有机会考到普林斯顿念大学,还有一个,就是当年很有信心地去跟任仲夷、谷牧去说:中国一定要搞好运输,要搞高速公路。
这是2007年6月25日接受采访的胡应湘告诉记者的话,这位享有声誉的实业家提起对于当初自己贸然前去提出大搞建设的思想很是自豪。

胡应湘
这位年迈的老人半辈子都在为了促进中国的发展而努力着。
向内地投资500亿搞产业,一旦回本便将产业悉数上交给国家;开创广东首家五星级酒店,至今都位居酒店行业佼佼者序列;为促进香港与内地交流,呼吁建桥35年,即使遭到香港财团的威胁也不放弃。
广深珠高速、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太多知名的建筑均是在这位老人的支持下,一一实现,并为加深内地与香港的经济、文化等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胡应湘
胡应湘是谁?是什么契机让其从香港来到内地进行一番建设?老人又是为何一旦回本,便将产业悉数上交给国家?遭到香港财团威胁又是怎么回事?
投资内地,怎么会后悔呢?
讲出这番言语的不是其他人,正是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主席,现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胡应湘。
提起胡应湘,不少人并不陌生,除去其是香港企业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主席之外,胡应湘是香港有名的资本家。

胡应湘
当时的胡应湘的财力与李嘉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胡应湘自出生起便是富二代,一切还是要归因于其父亲。
胡应湘的父亲是香港出名的的士大王胡忠。
有资料显示,香港巅峰时期的的士半壁江山都是胡忠的,也是因此,胡家开始发家。

图源网络
但胡家并未因为家中富裕而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胡应湘兄弟姐妹几人,从小依旧养成节约的习惯,做事认真踏实,这也便为其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念书奠定了基础。
虽然父亲胡忠成了香港的的士大王,但并未要求孩子一定要继承自己的衣钵,至少在胡应湘身上并未看到,胡应湘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建筑业。
进到大学的胡应湘依旧秉持着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在建筑专业上有了一番自己的作为,回到香港之后,胡应湘成为了一名建筑工程师,并在建筑业造就了一番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

合和实业有限公司图标
在香港的建筑行业,胡应湘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父亲胡忠见到胡应湘很是喜欢建筑专业,于是在父亲的帮衬下,胡应湘建立了合和实业有限公司。
成为名副其实带领人的胡应湘依旧秉持着认真踏实的准则,并以这样的准则要求着自己的员工,这样的严苛标准令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仅用三年的时间便做到了上市公司,资产市值达到了36亿元,被称为当时华资地产五虎将之首。
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主要是做些基建项目,随着公司商业版图的扩大,酒店运营加上物业租赁等周边业务也开始纳入范围之内。

合和中心大厦
而在胡应湘作为执行人管理公司时期最成功的建筑,便是位于湾仔的合和中心大厦。
这座大楼不仅外观设计超前,内部的设施也是完备得很,商场、写字楼应有尽有。
而专属于这座大楼的传奇,便是当时的建造记录----三天建一层楼。
香港资本家的序列里渐渐有了胡应湘的名字,合和实业的公司名字也开始在香港极负盛名。

胡应湘
然而,成为香港有名实业家的胡应湘却与其他人有着不同,甚至开始有了另外的计划。
这个计划是什么?又为何说胡应湘与他人不同呢?
上世纪七十年代,内地的发展急需一个开通口,不仅缺乏一定的资金,运营模式也是存在一定弊端,因此当时经济发展正盛的香港企业便成为了内地招揽人才的主要来源。
其中不乏香港的资本家来到内地进行勘察,一方面能够促进内地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香港实业家扩大商业版图提供了机会。

胡应湘
也正是因此,令胡应湘有了新的商业计划。
1977年,应新华社的邀请,胡应湘从香港来到内地进行实地考察。见到内地商业发展的胡应湘很是震惊:
我来到内地以后,没想到内地会那么穷,其实内地人才和香港的差不多,但香港可以创造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内地就不可以呢?所以我想尽办法,想要去改善这样的情况。
针对于内地的发展,胡应湘有着自己的思考。

胡应湘
当所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成功的实业家要在内地开创版图的随口话,却不曾想,胡应湘是真的认真了。
从内地回到香港之后的胡应湘便开始对内地的发展进行了深切的思考。
1978年,为了对内地的发展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胡应湘一人再次来到内地,而这时候遇上了改革开放,自己的设想加上国家政策的实行,胡应湘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再次从内地回到香港的胡应湘确定了要帮助内地进行发展的决定。

胡应湘
在胡应湘看来,内地如果想要做到招商引资,首先必须要有标志性的建筑物以及资产来吸引到大量的企业家。
建酒店!
当确定思路之后,胡应湘便开始了规划,为了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酒店的位置也要选得恰当才行。
广州。
为了增加酒店的知名度,胡应湘特地拉上李兆基、郑裕彤等人进行注资,来为酒店增加名气,而且这家酒店取名为中国大酒店,且定位是五星级酒店。

中国大酒店
1984年,中国大酒店正式竣工,这家靠借着香港几位著名实业家名头建设的五星级酒店,以及这是香港资本家在内地进行投资建设的产业,双重的头衔自然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并且该酒店是广东首家五星级酒店,直到现在依旧是广州最好的酒店之一。
内地开始成为了不少香港企业家开创商业版图的目标。
因为胡应湘带头在内地建设酒店的关系,去到内地开创商业版图的名气开始越来越响亮。

胡应湘
但胡应湘觉得只是酒店,对于内地人来说却是不够的,若是想真正地打开内地的商业之路,最好的办法便是修路。
修路!
简单的两个字在当时的年代,且在一个香港实业家嘴中说出,自然是引来了一阵嘲讽。
不说不少香港资本家认为不切实际,内地不少人也觉得胡应湘也是在夸夸其谈。
但胡应湘却表现得犹为认真。

胡应湘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改革开放期间喊得最为响亮的口号,直到如今也不过时。
可以说,当时作为实业家的胡应湘能够想到这一步,也是极不容易的,说明其并非只是作为资本家想要在内地赚钱那么简单,他真的认真的在为加强内地发展的建设而考虑。
胡应湘的设想引来一众反对。
但胡应湘认为自己的坚持一定会加大对内地的发展进程。

李嘉诚
1980年,胡应湘依旧继续坚持着自己的设想,众人也依旧对胡应湘的设想持有着反对意见,其中甚至包括不少香港知名的资本实业家,其中就有李嘉诚。
当时的香港码头大半均归李嘉诚所有,且业务大部分也是靠水路做生意,若是真的如胡应湘那般建议开创了陆路,水路运输自然是受到巨大的冲击。
但李嘉诚并未主动回应,而是其领导下的霍建宁选择了公开斥责胡应湘:胡先生提出要兴建大桥的想法,他赚到了钱,我自然会恭喜他,不过,请你别影响到别人,这是会害死人的。

霍建宁
这般公开的谴责自然是让胡应湘成为了众矢之的。
香港其他的资本实业家虽然表面上并未选择公开反对胡应湘,但都是自动站在了霍建宁的一边。
甚至为此遭到了不少威胁,但胡应湘却表示,自己没在怕的。
遭威胁也不屈服的红色资本家
为了能够尽快落实建设高速公路的计划,胡应湘把地址再次选在广州和深圳,而这条道路便是广深珠高速。

广深珠高速
为了建成广深珠高速,胡应湘甚至在香港与广州之间来回近百趟,胡应湘明白,若是此路正式建通,那么未来的商业经济发展将是无可限量的。
1997年,广深珠高速正式通车。
因为这条高速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不少交流,在这期间的企业也是一步步开始向内地拓展。
对内地,我的信心是永远的,即使短期钱赚得少一点。
胡应湘
胡应湘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过自己对内地的信心,他永远坚信,靠着公路与投资,内地的商业发展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胡应湘也是香港公认的红色资本家,祖国利益在前,个人利益在后,胡应湘诠释得很是生动。
之所以这般说,固然是因为胡应湘的举动,那么,他又做了什么,让香港媒体冠以其红色资本家的称呼?
将产业上交给国家!
胡应湘
这又该从何说起?
原来自从胡应湘第一次在广州进行投资五星级酒店开始,胡应湘便有了这番打算。
现在的中国大酒店的所有权均归国家所有。
这是胡应湘主动将产业转交给国家的缘故,并且是在中国大酒店最赚钱的时间将酒店转交给了国家,胡应湘丝毫没有考虑,便将专业转为了国家所有。
当然了,这是要在赚回本钱的情况下。
胡应湘
但如胡应湘这般的资产家却是少见得很,资本逐利这个概念在胡应湘这里却显得不值一提。
他有在认真为促进内地的发展而努力。
除了转交大酒店的管理权之外,只要是自己参与投资的高速公路、电厂等,只要回本,便在第一时间将产业转交给国家。
这在实业家序列里,胡应湘称得上前者。
胡应湘
英国《投资分析》杂志曾这样评价胡应湘及其领导的公司:合和实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最纯粹的以中国为投资对象的私营公司,因此也是受中国风险影响最直接的公司,如果你对中国没有信心,你就不买他的股票,如果你有信心,就买他的股票。
可以说,胡应湘对内地进行毫无保留的投入与花费大把精力进行的投资建设,在外人看来并不符合正常的市场规律。
有经济学家曾经分析过胡应湘的这般行为,这种在行业里看来非市场因素的定义便是投资者的爱国情怀。
胡应湘
这样的实业家胡应湘可不就是人人口中的红色资本家?
而这个为了促进内地与香港来往商业交流发展的老人,为了盖成一座交通大桥更是坚持了三十五年!
这又是为何?
虽然广深珠高速路终于在1997年正式通行,但自然是能够想到这中间的波折。
港珠澳大桥
而在坚持建成高速公路期间,胡应湘还建议建大桥。
这也便是后来的港珠澳大桥。
1983年,胡应湘便提出要建构港珠澳大桥,若是这座大桥完工,内地与香港的沟通将会更加便利。
可不曾想到这个坚持,胡应湘便坚持了三十五年。
从正值中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胡应湘一直在路上。
胡应湘
2007年6月25日,有记者曾经采访过胡应湘,问其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正值坚持建设港珠澳大桥口号的胡应湘自然是把这个愿望放在了首位,胡应湘也是毫不避讳地表示,几十年的坚持路,大桥迟迟未竣工,已经不再是一个技术和资金的问题了,最大的阻碍来自香港某些财团。
胡应湘的表达很直白,但其也表示自己一定会坚持走在建设大桥的路上。
2009年12月15日,经过重重的压力与阻拦,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港珠澳大桥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大桥全长55公里,耗资1269亿,可抵挡八级地震以及16级台风。
大桥开通之际,港珠澳大桥的项目工程师林鸣还特意邀请胡应湘老人前去参观。
但胡应湘从不邀功,只是表示这是因为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罢了。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为了促进内地的建设发展,可是快努力了半辈子。
胡应湘、林鸣
除了这些之外,沙角电厂、虎门大桥、深圳罗湖、皇岗口岸等等叫上名字的产业投资序列人员名单中总能找到胡应湘的名字。
在内地投资大约510亿元,被国家领导人称为最有见识的企业家,最勇敢的中国人。
除此之外,还向自己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捐款一亿元,胡应湘表示正式因为母校的栽培,自己才能有如今的一番建设。
虽然遭到了不少人炮轰为何不捐给自己人,但老人不在意,正如其最开始提出在内地建设酒店,在内地建设高速公路、建设连接香港和内地大桥那般一样,纵使旁人不理解,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便去做就对了。
胡应湘
并且又何必紧追其为美国母校捐资就忽视了这个爱国实业家的所作所为呢?
其在香港投资建设小学,在广州捐建培正中学的实验楼......这个红色资本家一直如最初一般:投资内地,怎么会后悔呢?
他开创了大陆能源建设的沙角模式,即国家只需要提供土地、包获赠供应燃煤和包销60%的电,其他资金、设备、技术和建设统统由投资者负责,并且一旦回本,便移交给国家。
这样的实业家实在是少见。
香港回归25周年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的纪念日,这位87岁的老人也为此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看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胡应湘也很是自豪,并表示自己也一定会继续促进祖国的发展而尽心尽力。
正如其曾经向记者表示过的那样,自己其中一项最明智的选择便是去跟任仲夷、谷牧去说:中国一定要搞好运输、要搞高速公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