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小龙:不死的传奇,让中国功夫享誉世界 功夫之王

李小龙双节棍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0月27日生于美国旧金山,取名振藩(洋名Bruce)乳名(细凤),族名源鑫,共五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二。父为粤剧四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母为何东爵士之弟何甘堂之女何爱瑜;
他研究了当时流行的各国不同的武术,如: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跆拳道,空手道,法国踢打术,泰国拳,柔道,柔术等,并对传统的中国武术加以整理,去伪存精,创立截拳道。以其坚韧的精神品质和深邃的哲学修养震惊全球,他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他被誉为功夫之王、李小龙曾多次与各国搏击高手较量过,结果无论是泰拳大师,还是空手道名家,无不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因此他曾先后两次被评为世界著名七大武术家之一,日本观众称李小龙为武之圣者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国、日本、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特刊,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并成立了日本李小龙功夫研究会,以纪念李小龙。;33岁英年早逝.
2,李连杰:从体校练武奇才,到银幕功夫皇帝

《中南海保镖》剧照
李连杰,生于1963年4月26日,出生地中国北京,身高1米69,体重66公斤。1971年暑假进入北京体育运动学校学习,从此走上习武之路。
1974年(11岁):全国武术大会优胜(少年组冠军)[西安](自选刀术、指定拳术);
1975年(12岁):武术表演赛(成年组冠军)[昆明](拳术、刀术、指定拳术、指定枪术、对练,五项全能);1975年(12岁)——中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武术类)[北京](拳术、刀术、对练冠军/指定拳术、指定枪术第2名);
1976年(13岁):到国际做亲善表演没有参加比赛;
1977年(14岁):全国武术比赛[内蒙古](长拳、刀术冠军);
1978年(15岁):全国武术比赛(男子冠军)[湘潭](拳术、刀术、枪术、自选拳术、对练,五项全能);
1978年(15岁):全国武术比赛(个人总冠军)[长沙](拳术、指定拳术、刀术冠军/传统武器第2名);
1979年(16岁):第四届全运会(男子全能)[石家庄](拳术、指定拳术、刀术、对练冠军)。
3,甑子丹:系出名门,精通音律的武术通才

甄子丹饰演的陈真
甄子丹,跆拳道黑带六段,出生在广东,两岁时前往香港。他在那里住到11岁,随后前往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在那里,甄子丹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他的母亲麦宝婵是一位世界著名武术家和太极宗师,在当地创办了中华武术研究会。甄子丹自幼随母学武,母亲在小甄会走路起就开始教他练武了。甄子丹由此学到了传统和现代的武术,还有太极,理解武术了内在和外在的规律。不过最初,甄子丹学习的是古典钢琴,喜欢弹奏萧邦的进行曲,音乐是他生活中的灵感来源之一。父亲是国际性中文报纸---《星岛日报》的波士顿编辑,擅长弦乐,会拉小提琴和二胡。他的母亲则会唱女高音,甄子丹继承了父母的音乐天份,并把它运用到了他的电影中。
在波士顿的唐人街,年轻的甄子丹对每一部功夫电影从不错过,看过李小龙、成龙等人的作品后,他都能精确地模仿他们的动作,他甚至逃学去看功夫电影。出于对知识的饥渴和一些反叛心理,他的眼光开始向外看,学习各种风格的武术。
十几岁时,反叛的甄子丹在波士顿声名狼藉的暴力区里横冲直撞。于是父母便安排他到北京武术队和李连杰一起学习,甄子丹成为了队里第一名非中国籍的运动员,北京武术队开了先例,后来便来了更多外籍人员。虽然队里的训练非常严格,但甄子丹想要的还要更多,所以北京他只逗留了一段时间。在回美国途中,他途经香港,被人介绍与著名动作片导演袁和平见面。袁和平正寻找一名新的荧幕英雄,见到甄后,他知道找到了,由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
由于偶像李小龙的启发,甄子丹不仅探究各种武术的风格,还建立起自己唯一独特的武术体系。在《笑太极》里,他极好的身体素质得以体现;在《特警屠龙》中,他的拳展现了武术风格的多面性;他在《铁马骝》中展示了传统武术的魅力,他扮演的黄奇英如此栩栩如生,使该片成为那十年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
1982年从北京学武返回美国,赢得美国当年武术冠军,曾被美国《功夫精深(Inside Kung-Fu)》列为最年轻的殿堂级武术家之一;
1982年被《功夫精深(Inside Kung-Fu)》评选为年度最佳武者(Martial Artist of the year);
1993年凭《男儿当自强》获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奖。本片同时获最佳动作指导、最佳电影配乐、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新人、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提名,袁和平荣获最佳动作指导奖(当然少不了甄子丹布棍的功劳);
1994年凭《洪熙官》获华语电视剧最佳男主角金龙奖提名奖;
1998年的《杀杀人跳跳舞》获日本Yubari电影节最佳年轻导演奖,以及第五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导演提名奖;
2002年1月被《GEAR》杂志评为全球100名最Hot人士之一,排名第66位;
2002年2月再次荣登美国《功夫精深(Inside Kung-Fu)》杂志封面,并被评为2002年风云人物(Man of the Year 2002);
2002年4月《铁马骝》以在美票房1470万名列过去十年中十大外语片总票房第六位,同时获世界特技奖(World Stunt Awards)最佳战斗奖提名;
2002年6月,挤进全球钻石王老五榜前50名。
4,赵文卓:柔情铁汉,武术健美操双料全国冠军

赵文卓《七剑下天山》剧照
赵文卓,1972年4月10日,出生于中国哈尔滨市松花江畔,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在校期间曾多次荣获全国武术大赛枪、剑等传统器械单项冠军及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冠军。他现在的身份依然是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只不过由于片约实在太多,只得暂别教学生活。
武术学习
父亲是武术教练,母亲是田径国手,8岁其父即送他从师学习武术,曾是哈尔滨市武术队的成员,擅长于剑、枪和拳术,能耍三百多套拳法。1990年考进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接受武术训练,也是他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从12岁起,即获得大小奖项无数,曾获中国全国锦标赛少年冠军、中国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冠军、全国武术冠军(1991年)和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1991年练习竞技健美操才两个月,也得到全国冠军。1992年签电影工作室担任演员。 赵文卓出生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父母亲都是车辆厂的工人,在职期间父亲还担任了工会主席职务。父亲酷爱武术,也学过。母亲年轻时是职业运动员,并曾破过黑龙江省的百米记录。父母一共生了三个男孩,文卓最小。在父亲的要求下,三个孩子都曾去学武术。但长大后大哥、二哥都弃武从商,只有文卓一人坚持了下来。 中国影坛八大武术冠军之一。小时候的并不喜欢武术,倒很喜欢唱歌,但因为拗不过父亲只好硬着头皮去学。父亲送他到张植彬(曾拜一代枪王刘洪仁及武术泰斗温敬铭为师,随周恩来、陈毅访问缅甸和捷克斯洛伐克)处学武,张植彬看到浓眉大眼的赵文卓虽然身子单薄、不大爱说话,但却透着一股灵气,心里就非常喜欢。 文卓的家离松花江不远,那时他经常晚上跟着体校的学生一起练武,没想到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开始喜欢上了。 1985年哈市成立专业武术队,从全市选拔队员,张植彬是主教练,赵文卓自然在选择之列。不料在考试时,赵文卓不知什么原因,一个简单的侧空翻都没有做好。可张植彬还是把赵文卓选进了哈尔滨武术队。这遭到了许多教练的反对,张植彬急了,找到领导说:如果要我当主教练,这个赵文卓我是要定了。领导见他这样坚决,也就同意了。 刚开始时,小文卓并不显山露水,后来学了许多技术后,他便有了渐入佳境的感觉。有一段时间,他特迷太极拳,陈式、杨式都过,自认为练得还不错。赵文卓特别喜欢张教练的梅花枪。这是张教练的恩师刘洪仁传授给他,又加上参加过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温敬铭教授的六合枪之精华创编而成的。在张植彬教练的精心指导下,赵文卓刻苦钻研武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武术队时,文卓和师兄们多次参加省市的武术比赛,省内每年的武术单项冠军他们队是大包大揽。1989年7月,张植彬被黑龙江省体育局派往苏联哈巴罗夫斯克教授中国太极拳,临走时,张植彬特意把赵文卓找来,说:文卓,你的武术基础很好,有志者必定成功!此时的赵文卓心情十分复杂,离开自己的启蒙老师,他感到失落和惆怅,他依依不舍地说:张教练,我还想跟你学下去呢。对这位得意弟子,张植彬也很舍不得离开,但他已经把自己最精致的武艺,如八方刀、梅花枪、太极拳,都传授给了赵文卓,赵文卓也都学得很到位。张植彬爱惜地望着赵文卓说:文卓,你跟我练得差不多了,你该寻找自己的那一片天地了,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你要把它发扬光大。 哈市取消了所有的非奥运体育专案,武术队也随之分流,而这时文卓已然是队里最优秀的队员了,这一年文卓18岁。 1990年,北京体育大学在黑龙江招生,文卓和另外三位师兄一起去考北京体育大学,结果三位师兄落选了,而文卓成了唯一的幸运儿。知道文卓考上体育大学后,一家人异常开心。妈妈对文卓寄予厚望,临上学时,她送给文卓三个亲手做的红色套,每个上面都用白绒线绣了字,分别是精益求精、勤学苦练、业精于勤。妈妈希望文卓毕业后能当一位武术教练。正是这三个独特的枕套,陪伴文卓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并时时激励他去努力奋斗。在校时,每年的大学生武 比赛,奖项也几乎全被北体拿下,而90、91年连续两年的团体冠军也是北体。而文卓也在连续几届的比赛中拿了枪、剑等多个传统器械的单项冠军。另外,91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双人赛及其后的冠军赛,文卓和他的同伴也拿到了冠军奖杯。94年大学毕业后,文卓凭着优秀的成绩留校任教,但他只教了三个月的课,因为他的戏约实在太多,无法正常教学。他只得申请停薪留职,直到现在他的人事关系还放在北京体育大学人才部。
进入演艺
1990年考进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接受武术训练,也是他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从12岁起,即获得大小奖项无数,曾获中国全国锦标赛少年冠军、中国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冠军、全国武术冠军(1991年)和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1991年练习健身舞才两个月,也得到全国冠军。
1992年签电影工作室担任演员。
1995年5月7日,和香港乐坛巨星梅艳芳去马来西亚的沙巴岛渡假,被《壹周刊》记者偷拍到两人把臂同游五日四夜,情侣关系随即被揭发。两人恋情一直不被看好,梅艳芳歌坛大姐大的地位,让赵文卓产生无形的压力。后因为一个两人都不想解释的误会,终于在1996年2月分手。
所获奖项
2005年 首届时尚先生评选年度最佳时尚品位奖 2001年拍《英雄郑成功》被提名广告写真(3张)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2011年主演的《苏乞儿》获得最佳亚洲动作片奖 2011年参演的《赵氏孤儿》获得最佳故事片奖
5,吴京:功夫小子

吴京,北京人,满族正黄旗。北京体育大学毕业。6岁时进入北京武术队后,一晃挥剑耍枪舞拳弄脚18个年头了,自8岁那年拿了个北京市冠军后,便与师兄师弟们接连拿了数十个全国团体和个人冠军。■吴京所获武术比赛荣誉
1984年:北京武术比赛拳术冠军。
1986年:全国武术比赛拳、枪、刀冠军。
1987年:全国武术比赛拳、枪、刀冠军。
1989年:全国武术比赛拳、枪、刀、对练冠军。
1991年:全国武术比赛枪术、对练冠军。
1994年:全国武术比赛精英赛,枪术、对练冠军。
6,于海:一代宗师!螳螂拳王!武学字典!

于海,山东烟台人,1942年出生,5岁开始拜师学艺,历经5个师傅,最后于1954年拜中原怪侠七星螳螂拳大师林景山先生为师,苦练7年,学习正宗的螳螂拳。1958年在参加全国、省、市、三级武术比赛时连闯三关,以优异的德技成绩被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招收,成为国家正式的武术运动员,从此开始了他光辉的武术生涯。曾任山东省武术队领队兼总教练达20年,享有国际武打巨星、一代宗师、螳螂拳王、太极拳传人等称号。
1958年-1966年代表山东省武术队参加在华东和全国举行的所有重大比赛。曾多次荣获剑术、棍术、螳螂拳及全能冠军。是当时中国著名的武术运动员。
1966年-1986年被任命为山东武术队队长兼总教练,带领山东省武术队一直闯在全国先进先例,被全国武术界誉为老大哥队。
1987年后为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高级教练顾问。
1960年全国曾两次组成中国武术代表团,于海大师随团出访了捷克斯洛代克、苏联。年底又随同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访问了缅甸。1964年后又多次任中国武术代表团教练和队长,出访过美国、法国、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埃及、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索马里等三十多个国家。所到之处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成为代表团优秀的表演节目。为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1980年同现国际武打巨星李连杰先生共同拍摄了轰动全球的武打影片《少林寺》开始,陆续参加拍摄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通天长老》、《长城大决战》、《新少林寺》、《太极宗师》等近二十部电影和电视剧,并担任重要演员和武打设计,与著名武星李连杰、吴京及台湾明星胡慧中等搭档,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银幕形象,深受观众的喜爱。通过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使中华武术真正被世界文化所认同,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为弘扬国粹做出了贡献。1998年在北京的中国武协四十年大庆上被授予中国武术明星荣誉称号。
7,周比利:至今唯一的世界级华人拳王!

1982年:年夺得加拿大轻量级自由搏击冠军;
1985年:勇夺世界轻中量级自由搏击冠军;
2002年:再踏香港擂台大胜伊朗拳王;
2003年:在香港再站泰国拳王再以KO击败对手;
2004年:在香港再次以点数击败泰国拳王;
8,,于承惠:武林泰山北斗,双手剑侠!

于承惠,山东青岛人,出生于1940年,中国杰出武术家,出演过《少林寺》中的王仁则。尤以剑术为最精,出演过许多电影、电视剧,是以武魂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学长者。因他最著名的电影为香港安子介投资,故也为香港影坛泰斗。《少林寺传奇》中饰演老妖子;《七剑》中扮演领袖剑傅青主;《李小龙传奇》中将扮演李小龙的师傅。
于承惠是我国著名的武术理论家,曾对双手剑、鱼翅刀等武艺著书专门研究。能文能武,被誉为中国武术界的奇才。在《少林寺》开拍之时,于承惠是山东黄台造纸机械厂的一名起重工。从青岛武术冠军,到工厂当工人,又在《少林寺》中一跃而登上影坛,于承惠所走过的道路是不平坦的。
于承惠十一岁进少年体校习武,天资敏慧,加上多年苦练,在拳术套路、各种兵器上都下过功夫,技艺全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