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昏君是哪四个(盘点中国历史四大昏君及其事迹)

华峰博客 294

在中国历史上,有确切历史记载的商、周时期,有名的昏君就有四个,分别是:桀、纣、幽、厉,他们就是:夏桀王、商纣王、周幽王、周厉王。这其中,周幽王和周厉王是爷孙关系,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周幽王是周厉王的孙子,周厉王是周幽王的爷爷,二人合称幽厉却不叫厉幽。孙在爷前面,这倒也算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观。

四大昏君是哪四个(盘点中国历史四大昏君及其事迹)

其实,这个原因就在于,周厉王的昏和其他三位的昏是不一样的。他是改革改昏了头,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改革家,不过,却是一个改革失败的典范。他的改革向上得罪了贵族公卿,向下没有保护平民百姓的利益。最终,惹得大家都很不开心,就被流放到彘去了。彘就是大猪的意思,就好像把周厉王流放到猪圈里一样。

周厉王的父亲是周夷王姬燮,夷王在位的时候,周王室就已经走了下坡路,很多诸侯不朝贡,且相互征伐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就连蛮夷之地都欺负周王室衰弱,经常侵略周王朝国土,其中,表现最厉害的就是第六任楚王熊渠。他不但不朝贡周王室,反而是攻打庸国(今湖北竹山县),扬越(今湖北中部),鄂国(今湖北鄂州、武汉一带)封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这可是光明正大的僭越礼制。

四大昏君是哪四个(盘点中国历史四大昏君及其事迹)

姬燮虽非无能君主,也曾征讨太原之戎,获战马千匹;也曾烹杀齐哀公吕不辰,改立齐王;也曾在黄河边上接受蜀国、吕国朝贡,以显天子之威;也曾社林打猎,捕获犀牛… …可是,他却没有办法挽救这个衰微中的周王室,最终,忧虑致死。

姬燮的名字读作机械,可能这个名字这让他的儿子觉得老爸为政太过于机械了,墨守成规,于是,在其即位后就妄图改革。这位改革家就是死后被谥号为周厉王的姬胡。这期间,周厉王姬胡重用三位改革的帮手:

其一、为荣夷公,主管财政改革;

其二、为虢公长父,主管军事征伐;

其三、为卫巫,负责行使监察权。

四大昏君是哪四个(盘点中国历史四大昏君及其事迹)

说起周厉王的改革手段,首先,就要敛财,国库空虚可不行,而他敛财的手段之一就是山林川泽国有化改革,强行征收赋税。然后,官位也被他当成敛财的手段之一,也就是卖官鬻爵,史料记载那时候爵以贿成,没钱不可能当官。用出卖爵位来解决国库空虚,想以此缓解王室的财政困难。山林川泽国有化,颇有点社会主义的味道。

所以说,这个人像极了后世的王莽,疑似穿越者。

爵以贿成,买来的官员,肯定想收回买官时的成本,能不盘剥人民吗?人民能不反对他们吗?山川林泽,本应该是贵族和地主的财产,现在你收他们的赋税,触动他们的利益好处,他们能支持你吗?所以,姬胡的改革遭到了平民和贵族的上下一致反对。面对上下一致沸沸扬扬的反对声,姬胡则采用维稳的办法,派卫巫负责的监察部执行,凡对改革反对的一律严惩,禁止以言论自由为名,反对改革。

于是,国人都不敢说话,甚至,见了面只能点点头。

四大昏君是哪四个(盘点中国历史四大昏君及其事迹)

在军事上,姬胡也没有松懈,凡是不来朝贡或者无故入侵周王室土地的,一律采取军事打击。姬胡在位期间,就曾调动西六师、殷八师和大臣的私家兵车百乘,厮御二百人,徒兵千人,发动了攻噩之战;最终,在虢公长父为帅屡战不胜的情况下,他御驾亲征发动了淮夷之战,全部取得了胜利,惊的四方诸侯无敢不服。

此时,就连自视甚高的楚王熊渠也畏惧周厉王的威势,害怕周厉王的下一个目标是他,赶忙取消了自己儿子句亶王、鄂王、越章王的王号。可以说,在周厉王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维稳的政策之下,改革看似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却埋下了很多隐患。人们并不是心服口服,大臣芮良夫谏责姬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物极必反,终于有一天,也就是公元前841年的时候,周朝发生了国人暴动,姬胡被赶下了台,被迫逃亡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召公、周公二位相国共理朝政,号称共和 ,史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尤其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是中国历史得以保证延续性的重要开端。

四大昏君是哪四个(盘点中国历史四大昏君及其事迹)

其实,周厉王的谥号名副其实,他的确很厉害,对内使得民众不敢言,对外吓的楚王闻风丧胆,取消王号;姬胡的名字也算名副其实,他的改革就像是胡来乱来,开创了具有周朝特色的山川江泽国有化的历史,更是开创了防民之口、不许言论自由和推行维稳政策的先河,还有,也开创了卖官鬻爵的历史。

最终,国人的暴动并没有将姬胡赶净杀绝,而是流放到彘地后十二年才去世,这也正是从侧面说明了:姬胡并不像其他昏君一样罪大恶极。姬胡的改革因为不顺民意服从民心最终失败了,但是,他的改革却为后世的改革具提供了一些借鉴意义。

改革要为人民百姓谋利益,改革不能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改革要增强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为平民提供上升渠道,那样,才是真正的改革。

参考资料: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王逸正部》】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