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愿望相关的诗词我们读过不少,比如《甄嬛传》带火的卓文君那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比如范成大的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耳熟能详的还有: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等,读了这些诗句,让人产生美感的同时,也不由羡慕古人的才情,许个愿都许得这么诗情画意,不仅人尽皆知,还让人交口称赞。

这几句诗词,虽然有的也有小儿女姿态,但都属于较宏观大气点的诗句,就是说适用的对象和场景都比较大,并没有具体到一人一事一场景。
偶然翻起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惊叹于小巧绮丽的同时,也不由为诗人的才情折服,原来诗也可以这么写,愿可以这样许,想起我们逢年过节过生日的许愿,有一种分分钟被古人吊打的感觉。

我们先看看原诗:
《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这是描写一位多情女子,在春日宴会上的许愿词。长命百岁、身体健康,虽然都是我们常用的许愿词,但是经诗人这样表述出来,别有一番韵味在里面。特别是第三愿,把一个女子的情真意挚、缠绵悱恻之情表露无遗;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的美好心愿真切地传达出来,既温婉可人,又活灵活现,也让人不由向被她祝福的郎君,投去艳羡的一瞥。

初读这首词,不了解冯延巳的不免误以为冯延巳是个女子,缘由不光是词里的那个妾字,还因为全词用的是一种女子的口吻。
不过认真考究一下,就知道人家冯延巳不仅是个男的,而且官至宰相。我们不能因为诗人用了妾这个字眼,就把他跟女子扯上关系。诗人可能正好在参加宴会,看到宴会上一个许愿的女子,觉得美好,就用女子的口吻写下了这首词,这种情况在古诗文里并不少见。比如崔颢的: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都有妾字,都描写的是和女子有关的场景,但是因为崔颢名气大,我们都熟知了,所以就没有了女子的疑问。

说起冯延巳的词,难免想对诗人有个了解,我们顺便扒一扒冯延巳这个人。
度娘百科里说,冯延巳在朝中结党营私,专横跋扈,被称为五鬼。
不管冯延巳的为人到底如何,和他作的这首诗并不相妨。有些书籍的前言或是扉页,总喜欢在欣赏的同时,持一点批评的态度,以此来展示公允。虽然先有一番赞美,但也要挑一点不是,比如作者受时代所限、受谁的影响、人生观有什么缺陷,或者是贴上一个唯心主义的标签……其实,细究起来,每一个人的每一种学说都难免有不尽完美的地方,都不是无可挑剔,看到别人有好的地方,我们就借鉴吸收,实在不应该在赞美的同时,总不忘把人家的缺点提一提,扰人视听。
好与不好,让看的人自已去评判,不必总要先入为主,把那些陈词老调每次都弹上一遍。

回到许愿上来,说起诗词,我们也不宜厚古薄今、妄自菲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就算到了当代,名篇佳句也多有涌现,比如林夕的:祝你岁月无波澜,敬我余生不悲欢;
苏昉的待我功成名达,许你花前月下;待我富贵荣华,许你十里桃花,都是一些绝美的诗词,拿来和古人比也有得一拼了。你觉得呢?欢迎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