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依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2.4.2条要求,低压配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属于系统接地(工作接地),那么系统接地的接地电阻为什么不能超过4Ω呢?或是系统接地的接地电阻是不是做的越小对低压配电系统越有利呢?我们下面对TN系统来分析一下。
二、TN系统接地故障时设备外壳带故障电压分析
依据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5.2.1条规定:当TN系统相导体与无等电位联结作用的地之间发生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阻的比值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Rb/Re≤50/(U-50) [公式一]
U---相导体对地标称电压(V);
Rb---所有与系统接地极并联的接地电阻(Ω);
Re---相导体与大地之间的接地电阻(Ω)。
那么以上这个公式是怎么得来的?我们根据下面的接线示意图来推导一下:
根据以上接线图可知,当L1相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Re和Rb返回变压器,那么PEN线和PE线上的电压上升为Uf,因为用电设备外壳与PE线相连接,因此用电设备的外壳电压也上升为Uf,Uf=Id*Rb,为了使用电设备外壳的电压不超过50V的安全电压,就必须要求Uf小于等于50V,即Uf=Id*Rb≤50V。 [公式二]
又根据故障电流Id的路径可知:Id=U/(Rb+Re)。[公式三]
将公式三代入公式二可得:U*Rb/(Rb+Re)≤50 ,进一步就可得出公式一:Rb/Re≤50/(U-50)。
在220/380V低压系统中,U为相电压220V,把U=220V代入公式一可得:
Rb≤0.29*Re;
因为Re不是个确定值,每次接地故障都可能不同,因此对系统接地电阻Rb就没法设一个限值。但是从公式二可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用电设备外壳的故障电压Uf=Id*Rb,系统接地电阻Rb越小,用电设备外壳的故障电压就越小,因此从防范电击的角度,系统接地电阻Rb越小越有利。
三、总结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可以得知,系统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Ω并不是一个计算出来的限值,更像是一个经验值,一个在不同的接地土壤环境中较容易实现的数值,而当系统接地电阻做到4Ω后仍不能满足公式一时,还可以补充其他有效的间接接触防护措施,比如做等电位联结等。
在TN系统配电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尽量降低系统接地电阻Rb值,毕竟从防范电击的角度,系统接地电阻Rb越小对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越有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