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的意思(借题发挥是什么意思)

华峰博客 182

著作者:胡友生 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著作权说明:

本著作权归属著作者胡友生(网名:胡同友邻)所有,未经作者授权允许,不得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摘编请注明作者及其来源。

(注:图片与文字无关)

51、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其释义是指借某件事情为题目、议题,按照自己需要能够达到的目的来做其它的事情、或做其它的文章,实际上是转弯抹角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主张,或发表与之无关的议题;简单地讲就是指假借某事为理由,做其它的事情。

借题发挥常用于正面的、善意的辩证逻辑手法,是对事物议题、题目、态势等正常讨论、辩论、辩证的一种巧妙术。若借题发挥被诡辩论者所利用,则会演变成一种反向逻辑或相左逻辑的狡辩术,形成另一种诡辩逻辑方法,由正常的讨论、辩论、辩证向另一个诡辩术方向发展,变化发展成小题大做、由此及彼、借机生事等结果。

正面的、善意的借题发挥辩证方法,是指在对事物、学术、课题等议题讨论、辩论时,临场假借他人议题之题意而进行伏击、反击,这种方法首先要做到的是解读、洞察出对方事物议题的实质、内核,发现能够用于、服务于自己论证、辩论的动机、目的,进而借助对方的主动、理由变成为自己的主动或理由,反过来阐述、证明、或论证对方的不合理;其次是能够及时地切题发挥、借题发挥推演出合乎逻辑的结果结论。

在生活中,有时与兄长、师长、长辈,或上级领导、上司等交流、谈论、辩论某些观点时,明知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不可让步,但又出于礼貌和尊重而不能一味地坚持,这种两难境地,选择借题发挥的辩论方式是最好的解围方式或方法。作者85岁的老父亲去年免费领了商家一个塑料盆,后花费3900元买了一台水过滤器,明显是被商家给骗了,若直接跟老父亲理论、指定说他就是自己不小心被骗了,老父亲心里肯定会难过,还会从内心责怪自己,这样的话当然对老人家身体造成影响,于是我跟老父亲说:只要是对身体好的东西咱就买,儿子不缺钱。什么是孝顺,能够顺着老人的心意才是最大的孝顺。这就是善意的借题发挥手法,后来老父亲知道是给骗了,却并没有多大伤心。

在商业领域,这种借题发挥逻辑手段使用得最多、最广泛,也发挥得最好,如有企业商品获得某类大奖、有领导亲临企业视察或题词、有企业推出的商品恰好符合时势,商家都会依照其中之态势,在企业商品广告宣传、销售策略上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推演出更强、更优、更具操作性的商业行为,即利用这种绝好的机遇、机会,推演出公关绝招。

诡辩论者的借题发挥手段,更容易迷惑人心、蛊惑人心,它不像对事物议题正常辩论那样就事论事,而是通过借题之精髓、内涵、实质,按照自己的利益目的之逻辑需要,随意地发挥。借题发挥诡辩逻辑手法其要点一是借题,二是发挥,如国与国边界不留意的一次擦枪走火就可以引发战争,美国总统凭借一包洗衣粉就可以进攻伊拉克和灭了萨达姆;国际之间的相互博弈多半是借助于某一个小事件,实施经济制裁也好、军事打击也好,每一件事情所实施的借题与发挥都利用得或演绎得淋漓尽致,特别是2020年美国借全球疫情爆发之机,借题污蔑、甩锅中国,这种借题发挥诡辩逻辑手法简直运用到了极致。

借题发挥诡辩逻辑手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小题大做,即是不恰当地把小事情当作大事情来做、来处理,有意地夸大、夸张事物内容、形态或延伸至其它的事物事实。如有人说错一句话,有可能被借题发挥而引发打架、斗殴或演变成刑事案件;当前在网络上经常看到的碰瓷行为,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借题发挥诡辩逻辑行为。二是虚张声势,即指自己在毫无实力的情况之下,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攻势,其要义是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街道上一些小骗子,借助用玉米粒制作的小药丸道具,说得天花乱坠,被描述成是无病不治的神药;或有人打肿脸充胖子,穿了一件名牌,硬说自己是富豪。三是有意误导,即忽视、忽弱事物的本质、实质、内涵,故意引导、误导到其它的事物议题、话题上来,这种逻辑手法最多应用于有目的的舆论媒体。有假新闻、或故意攻击、污蔑、干预他国政治体制、打压客观事实、捏造反面舆论等行为,多半会采取有意误导、借题发挥之诡辩逻辑手段,歪曲事实,以借助某事件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四是巧变题意,即借助一件事情,巧妙地转移话题,或是避重就轻,转移注意力,或是将话题、议题越扯越远,有人明显是自己的过失、失误造成摔跤或某经济损失,而从事件中只要抓住一件事实漏洞、原因、原由,便会以此为据、借题发挥,把事件引伸至其它方向,为了利益、目的,不惜把问题扩大化。

从当前国际形势看,美国总统特朗普确实是一个借题发挥的高手,任何事件、事情只要到了他这里,借题和发挥都会运用到了极致,对待国内事务也好、国际外交也好,借题发挥、巧转话题真正是一等一的诡辩逻辑行为高手。

在我们的生活中,借题发挥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司空见惯、屡见不鲜。有人可以将一朵花写出一篇赏心悦目的文章,也有人可以反过来将这一朵花描述成外表美丽、内心有毒的恶魔花草;有夫妻之间可以因为一件小事情而引发成家庭暴力;有商务谈判,可以因一件小事情,谈判过程可以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在职场中,有些事情你做了或是没有去做,都可以借题发挥给予某种说道,如有些人因为工作忙、累自己埋怨了几句,就有可能被借题发挥,传到领导或上司那里就变成了骂领导或骂上司的话语。同自然事物一样,人类个体也会有一种惯性思维,如有同事之间经常搭乘你的小汽车上下班,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若有那一天自己有事情提前走了,没有让他搭车,同事就会生出诸多埋怨,借一次没有给他搭车的原由,甚至他还会借题发挥骂你不够朋友。

在诡辩逻辑行为中,任何的一件事物事实都是可以拿来借题发挥的,如出自具有作家水平的文章或报告文字,到了领导眼里或手里,可以说文章好,也可以说文章不好,可以给你改一大半文字,实际上文字意思还是差不多。有大师级厨师,本来烧得一手好菜,可能碰到不符合口味的人,可以针对某一个菜借题发挥,将厨师说成是一无是处。

如何应付或对付经常借题发挥的诡辩逻辑行为者,到目前为止,确实还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嘴巴长在人家身体上,思维逻辑行为也是人家的,要阻止这种借题发挥行为,应该说当属自然规律法则是一种最好的应对方法。例如到了冬天下雪,天气必然很冷,你若不穿衣服、少穿衣服,就会挨冻,个人的自然生命生存法则不容得有任何的借题发挥行为,否则,也只有冻死的份;又如下大雨了,打雨伞或是不打雨伞,能做出来什么借题发挥行为来,不打雨伞就只有淋雨的份,淋了雨还有可能生病,有可能演变成对生命的堪忧,诡辩逻辑行为者还有什么理由去实施他的借题发挥行为?

生活的规律性、习惯性,或对待事物有一种约束法则及清晰的制度路线图,没有了借口、没有了借题发挥的余地,借题发挥逻辑行为从何而来?何来理由借题发挥?跟小孩从小约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大人也同样要以身作则,不越雷池半步,大人遵守不打麻将、不玩手机行为,孩子们就没有了借题发挥的说词和需要借题的理由。有制度、法则、法律,违反这些制度、法则、法律,就要受到惩罚、处罚、制裁,诡辩逻辑行为者又有多少身家性命来玩这种借题发挥的游戏、把戏。

依照自然规律法则,每一次借题发挥不但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利益,同时还要为这种行为付出代价,给借题发挥诡辩逻辑行为者予深刻教训,可想而知,这种借题发挥诡辩逻辑行为者就会越来越少。当然,借题发挥经常用于我们正常、正确的学习辩论、商业模式、发挥良好的学习途径上还是值得提倡和推崇的。

敬请关注更多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