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肖冬松 责任编辑:刘航
积极探索新时期带兵之道
■肖冬松
语言和文字是明心见性的载体,也是求道传道的工具。关于前者,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曾指出:说话是有声的表达和人类心灵运动的传达。言不离心,离心之言是虚言。关于后者,战国《荀子》和汉代扬雄主张文以明道,三国曹丕和北宋周敦颐倡导文以载道,唐代韩愈和柳宗元强调文以贯道,讲的都是这个意思。文不离道,离道之文是空文。在古代社会,道多指伦理和心性;在现代社会,道多指规律和真理。不同内容的语言和文字揭示和传递不同领域的道。从这个角度讲,薛君同志的《心声集》(长征出版社)是求道传道之作,书中收录的84篇文章,尽管内容多样,形式各异,但都围绕探索回答新时期带兵之道这个鲜明主题展开。
积极探索回答铸魂固本之道。带兵之道,首在铸魂。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决听党指挥,是我军的军魂,也是我军与其他军队的本质区别。我军自建军以来,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军队不变色、不变质,出色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并不断发展壮大。新形势下,我军思想政治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对铸魂固本工程提出许多新要求,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心声集》里的这些文章,积极探索回答了这方面问题。在讲到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时提出,要突出思想领先,在强化理论武装上持续使劲用力;突出深学苦学,在领悟精髓要义上持续使劲用力;突出领导带动,在促进普及深化上使劲用力;突出改进学风,在推进实践转化上持续使劲用力。在讲到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时提出,立规矩贵在健全配套,坚决防止牛栏关猫;讲规矩难在知行合一,自觉做到依法办事;守规矩重在以上率下,切实保证法不阿贵。在讲到贯彻全军政工会精神、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用英雄的力量、创新的力量、真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实践的力量来感召人、吸引人、打动人、熏陶人、培塑人。在讲到两学一做教育要见新成效时提出,要深知党章提纯党员本真,深记党规强化内心敬畏,深学讲话坚定政治信念,等等。这些观点反映了作者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刻思考,政治性系统性针对性比较强,对于推进铸魂固本工程具有积极意义。
积极探索回答练兵备战之道。带兵之道,要在能战。我军的根本职能是打仗,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信息化战争形态下,我军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的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习主席指出,政治工作要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按照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要求,探索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战斗力建设的作用机理,把政治工作贯穿到战斗力建设各个环节,融入军事斗争准备全过程。《心声集》深入分析了政治工作聚焦战斗力难融入难检验、政治工作实战化准备不扎实不过硬、抓战斗精神培育锻造缺手段缺实招、打仗型干部选拔使用标准偏、执行软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立起三个鲜明导向即一切为了打仗的标准导向、谁能打仗用谁的用人导向、一心务军思战的政策导向,党委班子三个下工夫即突出在提高信息化素质上下工夫、突出在练指挥谋略上下工夫、突出在深化训练改革上下工夫等一系列观点。这些观点,紧紧围绕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着力把握新形势下战斗力形成机理和作战制胜机理,探索回答政治工作为战斗力建设助力增效的意义、途径和方法,分析深入,见解独到,对提升部队战斗力大为有益。
积极探索回答弘扬传统之道。带兵之道,重在传承。传承不是守旧,而是既继承又发展,既坚守历史的根脉,又发出时代的新枝。我军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全面体现着我军的性质、宗旨和本色,是我军战斗力的不竭源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军许多优良传统受到冲击,一些不良思想和作风干扰着部队的建设发展。恢复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为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坚强保证,这是强军实践的根本要求,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心声集》瞄着这个重大课题用功发力,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比如,在分析优良传统断层流失的原因时指出,学校传统教育缺位造成底色空白,三俗文化冲击造成精神迷茫,传统精神挖掘不深造成魅力弱化,教育硬性灌输造成引力不强。在谋划应对之策时提出,优良传统确实面临失传断层的危险,必须回归本源、保持本色;继承传统确实面临纳新不够的弊端,必须及时跟进、创新发展;弘扬传统确实面临能力不足的矛盾,必须建强队伍、立好形象。作者还结合集团军实际,提出了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思路方法:以新高度认知,坚持常态灌注固牢底色;以新视角建设,坚持立体熏陶潜移默化;以新景境触动,坚持现地感悟升华境界;以新路径融合,坚持网络嵌入助力增效。这些观点、思路和举措,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维度;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对策思考,为本部队继承弘扬优良传统提供了有力指导,也为其他单位相关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积极探索回答以文育人之道。带兵之道,贵在育人。人创造文化,文化培育人。在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和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军队好干部中,军队文化特别是军队特色文化作用巨大、无可替代。军队特色文化,是军队某个部门和单位所拥有的文化,是这个部门和单位立足自身实际,把党和国家文化、军队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内容、一般原则与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对本部门本单位官兵的工作、生活具有直接而巨大的影响。陆军某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前锋文化就是军队特色文化。前锋精神是前锋文化的精神内核。《心声集》中的文章,对前锋文化和前锋精神的重大价值作了精辟概括,强调指出,前锋精神是陆军某部的根,丢根就会忘本;前锋精神是凝神聚力的魂,失魂就会心散;前锋精神是能打胜仗的源,源枯就会力竭。同时,还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前锋文化的思路举措。比如,要打好基础,达到六好,即要有一个内容丰富齐全配套的好馆室,有一本反映单位历史的好书,有一部体现历史传统的好短片,有一台展示光辉历史的好晚会,有一首代表传统风貌的好歌曲,有一个独具精神特色的好品牌;要贯通工作生活各方面,做到四个起来,即把前锋旗帜打起来,把前锋口号叫起来,把前锋臂章戴起来,把前锋故事讲起来,等等。这些观点、思路和举措,顺应了信息化时代文化作用日益增强的新趋势新特点,既继承弘扬了本单位本部门的优良传统,又为新形势下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拓展了新的领域和方向,增强了铸魂育人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
总之,这是一部朴实平和、通达心性的书,作者取名《心声集》,想必其意正在于此。书中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规律、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本质和规律的努力探求以及提出的一些真知灼见,相信对于每一个阅读该书的读者来说,都会有所触动和启示。
(作者系我军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