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777777是什么意思(777777是什么梗)

华峰博客 161

也许你也是,昨晚今晨,有一个热心的朋友、同事把一个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的死讯,不,是他的一位同学写的祭文你们的群里。然后煞有介事的引述其中一句打动他的话。

照理,我是不会点开这样的文章的,虽然零星的在朋友圈看到几眼睛。而且当时还在开车。

到了公司,我们去年的一个滑雪群,朋友Brown冷不丁丢进来同一篇文章,还说今天这篇刷屏了。我们这个群只有我两是做市场的,所以对一些热点会略微比别人关注一点。

连续被推荐两次,再加上第一次推荐的还是工作群的一个领导,想必他分享这个到群里,是不是对我们最近给出的视频脚本不满意?有什么用意?带着这样的揣测,打开工作群里那篇文章,结果发现已经被和谐了。

然后回到滑雪群,注重细节的我发现两个推送的摘要不同,第一个摘要看了就知道是一个纯熟的自媒体小编所谓,第二个带有真实的记叙感,点开发现来自腾讯网。既然被推荐两次,领导也有用意,那就看看吧。

抱着这个心态看下去。然后沉积已久的群,注意啊是一个滑雪群,引发了一场群撕:

Brown:写的不错,按照故事看

Jennifer:看到一半才发现是个女生写的

Brown:我也是,一直以为是个爷们

我:我也是,一直以为是个爷们

我:这个妹子性格和文字很刚

我:所以才能写出来这文字吧

Jennifer:这姑娘25岁还很年轻,能在这个年纪就开始反思很不错了,想想我们当年25岁的时候

我:好像还在吃屎

Jennifer:

Cathy:

我:所以大家质疑这是咪蒙他们编造的热文对么

Lucy:我觉得这个文章是用算法写的,所有元素都是热点,而且这是迷蒙旗下公众号写的啊

Lucy:你不知道么?

我:这些配图都还编了时间,也是费了一些心思

我:连老江湖Brown导演都被骗了

我:我被骗很正常

Brown:(发来了他在别的群的群聊对话)

Cathy:杜撰和新闻,还是有本质不同的

Cathy:我没看文章哈哈哈哈,这类文章都不看

Cathy:看了你截取的那几个片段,就不太喜欢

Brown:这篇肯定不是新闻

Cathy:用词不当。应该是写杜撰小说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有本质不同

我:出发点就是错的,所以文章好也是错

我:何况还有些文字写的很辣眼睛,很咪蒙

我:挺恶心的,很市侩,根本不是25岁能写的东西

Cathy:其实这文章真没那么火我觉得

Cathy:反正我朋友圈刷屏密度还不如国足比赛

我:里面提到的歌和小说 剧 一个没听过

Cathy:说不定是年轻人看的

Cathy:我们都老了哈哈哈

Lucy:我告诉你@王子乔,以后有算法,没有人看你的文章了

Lucy:啊哈哈哈哈

我:777777

Lucy:大家就喜欢快餐,热点吐槽,真的,你贴热点,永远贴不过AI

Cathy:我之前偶尔也追过一两个自媒体,开始吧,觉得写的还行,三观也都比较正,后来发现,他们为了赚流量,真的是三观变来变去的,经常不同的文章里边三观都是互相打架,还经常把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儿就当个真的写

Lucy:@王子乔 我建议你写一篇热文背后冷静的操刀 说下这个事件发酵的形态

Lucy:顺便说一下咪蒙只为赚取流量而无下限的现象

Lucy:很适合王教授

我:哎哟 要不你这犀利姐写,投稿给我

Lucy:我没时间做这种事情,我很忙

Lucy:我要逛淘宝

Lucy:你可以写自媒体的嫉妒与咪蒙的狡猾

Lucy:今天所有大号都眼红的评价了这篇文章

Lucy:当然确实有些号还是有良知,但内心是不平与嫉妒的。而我看到的是咪蒙团队玩弄流量娴熟的手法与自以为聪明却毫无底线的价值观

Lucy:你就这样写吧

Cathy:我为什么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我就完全没有想过要点进去看了。

Cathy:反而是今天开始说这是杜撰啊什么的,我一看又吵起来了,我才想着点进去看一眼。

Lucy:这就叫营销手法

Lucy:你中圈套了

Lucy:有些文章或是言论也是他们安排的

Lucy:然后最终你点进去了

Lucy:懂吗

Cathy:可是文章本身我也没看

Cathy:而且也肯定不会转发或者点赞

Lucy:你点击了没

Lucy:不用看

Cathy:点了我发的那篇

Lucy:这叫效应,这件事通过炒作

Lucy:你知道了吧

Cathy:不然这篇文章知名度小一大半

Lucy:你不是他目标客群,她也不需要覆盖你

Lucy:为什么选现在发这个文章

Lucy:背景是什么 年底 大多数公司年终奖少 明年预期一般 很多外部因素也容易让这个文章发酵

Lucy:她不择手段 但是有人买单

Lucy:有流量能带货,在今天是真本领

Lucy:而且现在中国社会也没啥底线可言

Lucy:那为什么不赚钱

Lucy:咪蒙是穷娃 长的又丑

Lucy:以前没人关注 没钱

Lucy:现在火了遭人嫉妒遭人恨

Brown:这个题目确实是个老掉牙的题目,我总结它还是击中了一些人的,所以我点进去看了,还是挺好看的。至于漏洞,会不会是故意留的漏洞?我不知道。以后想火,要不要留漏洞呢?

Brown:感觉你们心里都很年轻,批判为主。很像我年轻的时候,我现在更多思考背后的东西和规律的东西

Brown:有没有可能故意留漏洞,故意找人质疑。然后就炒起来了

我:还没来得及看 就被和谐了 然后看到你发这里

Brown:恩,挺长的,很像小说

我:嗯 我就当故事会看看

我:但是自媒体时代的可怕之处是很多人会相信这是真的

我:而我们当年买《故事会》的时候,都知道里面的故事是编的

Brown:这种故事,真不真又怕啥?历史都被演义成这样了

我:发心不同

我:历史人们已经知道是有演绎的成分

Brown:发心?都是为了一个钱字吧

Brown:对啊,何必纠结真假

我:但是这个营造的是今天的故事

我:以真人真事的方式写

Brown:他的故事难道没有发生过?

Brown:这个故事不是特例,而是很普通的事

Brown:所以他写成这样,才具有了传播力。这是一个能力

我:我不这样看

我:我觉得他前面应该写 本文纯属虚构

我:如果这样的前提下

我:传播量大才是能力

我:现在这是欺诈

我:欺诈了很多人廉价的同情和转发

Brown:你可以在道德高度下质疑他,反正我觉得没必要

Brown:我不觉得到欺诈的程度

我:就像电影

我:我们都知道是假的 但是看的时候还是被感动

我:但是前提是我们知道那个是电影

Brown:纪录片是真,是假呢

我:她故意利用一些照片营造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感觉,这个和文学创作不一样,这就是在造假,这是在欺骗,可能说欺诈有点重了,但无疑在通过造假来欺骗点击和流量

我:因此被封60天也是咎由自取

我:我觉得封60年还差不多

Cathy:我觉得吧,这事儿既然是杜撰的,就应该写明是杜撰,虽然说有可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好像你去募捐做慈善一样,做慈善的人很多,但是杜撰的做慈善的那就不是。真的慈善就是真的做了好事儿,那些真正捐钱的,对吧。

Brown:火过头了,说明什么,说明现在能写这类爆款文章的人太少。

Cathy:这篇文章的刷屏度我觉得比起很多其他文章还是差的很远的,可能只是在您这一年龄段儿吧,反正在我的朋友圈里刷屏度就很一般。

Brown:别扯慈善,慈善内幕我比你知道的多

Cathy:我没看文章哈,我就看了截屏,因为和谐了,我就看到截屏出来的那几个片段。就觉得吧,这给了很多人一种自我心理安慰,他们已经在这个江湖中妥协了,但是内心呢,又需要有人来说我这么做是身不由己啊,是逼不得已呀,不然我就活不下去啊。所以这文章只会让他们觉得找到一个心理安慰。‍

Brown:我只是想为具有这样能力的作者点个赞

Brown:封了号教育一下也对

Cathy:我就一比喻

Brown:这比喻太不合适。。。

我:感觉大家要为这篇文章开撕了

Brown:我方意见已经说完了

Cathy:我觉得蛮合适啊。悲惨的事情也很多,但是杜撰出来的跟讲一个真事儿是质的区别

Cathy:捐款啥的,说自己捐了和真的捐了也是质的区别

Lucy:大过年的

Brown:高钙羊肉来两盘

*本文全部来自真实群聊对话*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为了保护隐私,所有人使用化名*

一篇文章,一个编造的故事,一个让编造的故事快速流通和话题发酵的故事,一个为争论这个编造的故事而引发的微信群开撕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产生和存在都有来由,每一个讲述者也有其发心,你的发心是善意,你的发心是骗取,你的发心是算计,全部写在你的文字里,故事可以是假的,但文字就像可以背叛一个不高明的使诈者的脸,脸上早已透露一切,也许故事的开头可以抓住人,但行文的过程,对细节的描述,无不显露出咪蒙团队的无力感,如同没有生活的小编剧为了写出真实感而努力挤出的VC、PE,工作两年就升阿里P7这样的笑话,和她那如有若无的乳沟一样,在这个已经满是焦虑和疮痍的事态人心里,试图再要掀起什么涟漪。

开撕的背后,话题的争议,也折射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正在撕裂的价值观,原本求真务实应该是一条普世的价值观吧?但是在唯结果论和唯流量论的今天,真善美随时可以变卖成流量本身。

在价值观撕裂的社会里,总有他们的读者和追捧者,那些能被打动的,即使在这个根本立不起来的故事里,我还是那句话,建议你们远离手机,远离草根公众号,多读点书,不然你连转发这样造假的文章到朋友圈时都显得那么苍白:好感动啊,又一次被感动了!

而那些制造这些垃圾故事的所谓自媒体,你们的高明之处并不是编故事,而是像所有那些看了让人尴尬的电影一样,拼凑热点,拼凑证明能火的元素和梗,你们空有技术,没有灵魂,你们是活的很努力,只是为了10W+的努力。

是的,流量也许可以带货,流量也可以换钱,就像在文章里写的那样,你们的灵魂早已出卖给魔鬼,你们已经在文章中实现了自我和解,之所以你们变成今天这样,还不是因为社会肮脏。

拜托,想换钱,也请有点底线。

封面: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回顾:

「啥是佩奇」病毒视频创意出处考

「如懿传」里的公关战

为什么马斯克的公司没有CMO,没有广告预算却屡屡刷屏?

东乔西看爱思考的行动派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