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说古诗
秋风飒飒,落叶纷纷,夕阳西下的时候,从一片田野走过,看到点缀其间的几头老黄牛,它们终日在田间默默劳作,让我联想到很多。
中国历史几千年,一直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与土地打交道,可用的除了人力就是畜力,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利用耕牛为人类生产服务。
汉代光武帝曾多次下旨号召农民养牛,还让地方官指导农民使用牛,从此,牛走进了农村的千家万户,养牛、放牛、役牛成了农事中的重要内容。
被驯服的牛,性情温顺,埋头苦干,造福农家,无怨无求。
牛的一生可以耕耘大片田地,让农民收获成千上万担谷物。
牛是农民的宝贵财富。农人爱牛,冬季要用草麻编织成牛衣,给牛御寒。就算在饥荒年头,农民也不忍心杀牛充饥。如果迫不得已要出卖耕牛,内心也充满了无比的难过和不舍。
人与牛之间产生了相互依存的深厚感情。
即使在现代,在一些土地分散,地形狭窄,不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地区,牛依然是农家极其重要的帮手,是最廉价实用的的劳动力资源。
诗歌大意
阵阵西风,吹过田野,禾黍飘香,泉水清清,淙淙流淌,泻入沟渠,谷物已经收割,打谷场上一片繁忙。
经过一年辛苦耕耘的老牛,此时侧卧在山坡上,悠闲地嚼着草,沐浴在金色的夕阳里。
鸣泉:哗哗流淌的泉水。
窦:指水潭。
谷登场:谷子已经收获。
粗了:大致已经了结。
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
啮 niè 草:吃草。
黍,shǔ,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作者简介
孔平仲:宋代诗人,地方官吏,多次遭到贬谪。
诗中佳句
末句刻画出古代乡间的画面:夕阳下,山坡旁,侧卧一头老牛,悠闲地嚼着草。透着无限的静谧与安逸,清初画家恽格曾根据这句诗画成一幅《村乐图》。
乐观
读罢这首诗,头脑中出现的是田野丰收的图景,人们在打谷场上欢快地忙碌,老牛闲卧在山坡上吃草。
辛劳一年,完成了使命,换来大丰收,老牛终于可以轻松一会了,此时的它悠闲安逸,心里踏实而满足。
乐说
面对丰收的景象,诗人不去写农民的喜悦与忙碌,而是把目光集中到一头安静的老牛身上,有景有趣有思想,视角新颖独特。
乐说古诗原创文字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