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的意思(养正是什么意思)

华峰博客 170

蒙以养正,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摆脱蒙昧,归于正道。

一说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蒙即蒙昧、幼稚、无知;养即培养、教育;正即正道或端正的品性。作为中华教育智慧,蒙以养正揭示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出处:

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彖上》)

解释:

通过教育,使人摆脱蒙昧,归于正道,这是圣人的功业。

今天,周山小编带领大家看看这个蒙昧的蒙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蒙字是会意字,甲骨文如下图,其实就是人被蒙上了眼睛。故又引申为不明事理、无知。如蒙昧、启蒙。

最后说说蒙学,蒙学其实是指我国古代对儿童所进行的启蒙教育的一切的总称。

蒙学在《辞源》中解释为今之小学,自是指幼童的教育和学习;《汉书·食货志》中讲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蒙学在《辞海》中解释为蒙馆,即古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伦理道德。教材一般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等。

宋、元、明、清则是蒙学读物的繁荣时期。据粗略统计,这段时期蒙学读物的数量不下于千种,较此前的任何时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流传后世的蒙学读物,像《百家姓》《神童诗》《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大都上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民间少儿教育高度发展的时期。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