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遂心如意含义是啥(遂心如意的意思)

华峰博客 143

原文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①?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②之天也。君③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④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⑤亡者,未之有也。

注释

:以……为贵。苍苍莽莽:形容广阔无边。:作动词,做……君主。:此指亲附。:最终。

译文

齐桓公问管仲:作为君主,应该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该把天当作最宝贵的。齐桓公于是仰头看天。

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这无边无际的天。作百姓君主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国家就安定;百姓辅助,国家就强盛;百姓反对,国家就危险;百姓背弃,国家就灭亡。《诗经》上说:‘君主如果不够仁慈善良,地方百姓就会怨恨。’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国家最终不灭亡,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文言知识

说遂:遂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指顺从,如意 。如天遂人愿,遂心如意。指成功,实现。如功成名遂,未遂。指最终,终于。如上文中的不遂亡者。又如,《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指就,于是。如《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历史故事

齐桓公与管仲

齐桓公,名小白,是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名夷吾,字仲。后来在齐国为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被后人称为华夏第一相。

但最初时,两人还相互为敌,管仲曾经射过齐桓公一箭

齐襄公时,齐国政治混乱。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

公元前685年,齐国无君,小白和公子纠都急忙赶往齐国去争夺王位。

管仲则带兵埋伏在莒国到齐国的路上,拦下小白后,管仲张弓搭箭,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但是小白假装中箭,装死瞒过管仲。

公子纠知道后也就不着急了,慢悠悠地过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这时小白早已兼程赶回齐国,被立为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整日想着报管仲的一箭之仇。

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

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决定不计前嫌,任用管仲。齐桓公见到管仲后,一连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随后斋戒三日,拜了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

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齐国的霸业,而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

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启发与借鉴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这句话充分表明了管仲的民本思想。不仅是管仲,历史上贵民的思想常见于典籍。

如《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这些思想在当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