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解释(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意思)

华峰博客 180

欢迎关注渭源廉政

◆ ◆◆ ◆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指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

古往今来,提到这个道理的不在少数。北宋苏洵在《辨奸论》中提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若欺世盗名者得以重用,必将为天下患。梁启超在《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一文中谈道,革命之必产革命,实事所必至,理有固然。推究终始,既有因果之可寻;广搜史乘,复见前车之相踵。不管是用人,还是革命,其结果都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必至是有前提的,固然亦是有条件的。事情朝什么方向发展,最终结果如何,受多种因素影响,看似偶然,实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就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而言,其发展轨迹怎样,前途命运如何,与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拥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有很大关系。

我们党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为什么能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之势,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拥有9191.4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就是因为我们党因时而生、应势而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就是因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就是因为始终保持着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敢于正视存在问题……也正因如此,我们党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由小变大,在困顿逆境中由弱变强、毅然奋起,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发展壮大、坚定前行,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百废待兴起步,跃升为上中等收入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建成覆盖十几亿人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法、有力护航美好生活……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家各项建设由量变到质变,内生演化、长期积累的结果。尽管前行路上,险滩和暗礁屡见不鲜,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任何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也阻挡不了的。

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各项事业定能更进一步、更上一层,中国号这艘巨轮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孟庆毅)

来源丨中国纪检监察报

渭源廉政

编辑丨张 鹏

审核丨霍杨军

@渭源廉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