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87课,仍然是讲艸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具体如图:
(今天所要讲的六个汉字)
1、䓮。读mào。《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細草丛生也。意思细草丛生,不复杂,《广雅.释言》里说:䓮,葆也。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说:䓮之言茂,葆之言苞也。显然,这个字也有草茂盛的意思。因为有葆字与苞的互证,所以这里的草应当是初生的细草,合在一起,就是细草丛生。如图:
(嫩草丛生)
䓮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2、芼。读mào。《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艸覆蔓。从艸毛聲。《詩》曰:‘左右芼之。’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给的解释是覆地蔓延。这是芼字的本义。就是草铺地蔓延的意思。
此外,芼字还有如下几个意思:(1)拔取。《尔雅.释言》里说:芼,搴也。郭璞作注说:谓拔取菜《诗经.周南.关雎》里的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毛传》给的解释是芼,择也。荇字以前我们讲过了,这句话的意思是:高矮不齐的荇菜啊,采荇的人左采右采。
(荇菜)
(2)杂在肉汤里的菜。《仪礼.士虞礼》里说:钘芼用苦若薇,有滑、夏用葵,冬用荁郑玄作注说:芼,菜也。孔颖达又补充:芼菜者,按《公食大夫礼》三牲皆有芼者,‘牛藿、羊苦、豕薇’也是芼乃为菜也。用菜杂肉为羹。这个说得很详细了,不再多说。
(3)通毛。是一种草。《论衡.卜筮》里有:猪肩羊膊可以得兆,雚苇藁芼可以得数,何用以蓍龟?大意是:猪肩骨和羊膊骨同样可以得到征兆,雚、苇、藁、芼,都可以用来得到相应的算数,为什么一定要用蓍草,龟甲呢?但是这种草是什么草,我们已经无法找到资料了。
(蓍草)
芼的小篆写法如图:
(芼的小篆写法)
3、蒼。是苍的繁体字,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了一个读音cāng。给的解释是艸色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引申为凡青黑色之称。这是蒼的本义。即草色,引申为青黑色。《广雅.释器》里有:蒼,青也。《诗经.王风.黍离》里有: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毛传》给解释:据远视之蒼蒼然,则称蒼天。人们为什么称蒼天呢,就是这个原因。杜甫也有诗说: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变幻如蒼狗,这是成语白云苍狗的来历,意思是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青黑色的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白云苍狗)
此外,蒼还有如下几个意思:(1)灰白色,一般用来指头发斑白。比如杜甫的诗《赠卫八处士》里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蒼我们平常说的白发蒼蒼的蒼,就是这个意思。(2)浅青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在色为蒼,在音为角王冰注:蒼,谓薄青色。(3)通倉,仓猝。同仓促,就是匆忙的意思。比如《后汉书.冯衍传》里有居蒼卒之闲,据位食禄二十余年就是这个意思。此外,蒼还是一个姓氏。
(二)这个字的第二个读音读作cǎng,组专用词莽蒼,意思是野外的广阔景色。引申为近郊。《庄子.逍遥游》里有适莽蒼者,三飡而反,陆德明作释文:司马(彪)云:‘莽蒼,近郊之色也。’
蒼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蒼字的小篆写法)
4、葻。读lá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艸得風皃。《玉篇.艸部》:葻,艸动貌意思很简单,就是风吹草动的样子。如图:
(风吹草动)
葻的小篆写法如图:
(葻的小篆写法)
5、萃。读cu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艸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说:萃,按:草聚貌《集韵.夳韵》里说:萃,艸盛貌,不管是草貌,草聚貌,草盛貌,我们之前都有上过图,不再上图示意了。汇总一下,就是草汇集丛生的样子。
此外,萃还有以下几个意思:(1)聚集。《楚辞.天问》里有:苍鸟群飞,孰使萃之?成群青黑色的鸟儿在天上飞,是什么使他们汇集在一起呢?
(2)群,类。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孟子.公孙丑上》里说的: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就是这个意思,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3)萃卦。萃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45卦,上泽下地,泽地萃。《易.萃》: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如图:
(萃卦)
(4)止息。《诗经.陈风.墓门》有:墓门有梅,有鸮萃止。这里的萃,是栖息、止息的意思。你家墓道门前长满酸枣枝,有群猫头鹰在枝头栖息乱叫。
(5)通顇,意思是憔悴。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里有:萃,假借为顇。《荀子.富国》里有劳苦顿萃而愈无功。杨倞作注说:萃,与顇同。曹操的《表论田畴功》里说幽州始扰,胡汉交萃。曹操北征乌桓,田畴曾率兵接应,因此曹操专门上表为田畴表功,描述当时幽州的状况。胡汉之民都因战乱而憔悴。
萃的小篆写法如图:
(萃字的小篆写法)
6、蒔。 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注了一个读音shì。给的解释是:更別種。这三个字读起来莫名其妙,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今江苏人移秧插田中曰蒔秧。《齐民要术》里又有:移裁者,二月蒔之。显然,蒔的意思是移栽;分种。
(水稻移栽)
在这个读音下,还有二个意思:(1)栽种,种植。《广雅.释地》:蒔,种也。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蒔,殖声相近,故播殖亦谓之播蒔。我们熟悉的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课本文章)里有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也。这里的蒔就是这个意思,平常我们说:人生乐事,蒔花弄草,同样也是这个意思。
(蒔花)
(2)树立。《方言》中有蒔,立也。《广雅.释诂》里有:蒔,立也。王念孙《广雅疏证》给解释:殖,蒔,置,声近而义同。
(二)这个字的第二个读音shí。用于蒔萝这个词,指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小茴香。样子如图:
(小茴香)
小茴香,伞形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名字很多,如小怀香,香丝菜、茴香子、谷香(四川、贵州)、浑香等;果实可以提炼芳香油,入药。《本草纲目》里有蒔萝,苏颂曰:今岭南及近道皆有之。三月、四月生苗,花实大,类蛇床而簇生,辛香。六七月采实,今人鑫用和五味。小茴香入药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
蒔的小篆写法如图:
(蒔的小篆写法)
我们这套课程的深入,将越来越接触较为系统的说文体系所涉及的典籍资料,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在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最为重要也尤其受到推崇,四人也因此被人称为说文四大家,所以,在系统学习《说文解字》时,这几部书可以参照同看。
(【说文解字】之87,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