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本市中小学生家庭正式开启暑假模式。暑假到来,孩子们拍手叫好,不少家长却难免担忧:孩子一放假就撒欢儿,父母却还要上班,带娃的时间和成本都会增加。那些因亲子密接抑或积累的小尴尬,亟须彼此探索心理度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假期是亲子增加互动、增进感情的好时机。家长应充分利用暑假改善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感情。然而,暑假里孩子在家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长了,各种烦心问题接踵而至。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放假在家,事事都要操心,真是累呀!孩子们也不开心:好不容易放个假,父母成天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弄得比上学还辛苦。暑假不少家长和孩子有心头之怕: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没空带娃,他们既怕孩子在家无所事事,又怕别人家的孩子趁暑假在学习上弯道超车;孩子也怕过暑假,父母逼其大热天补习比上学还难熬。就这样,在焦虑、忙碌的恶性循环中,原本可以升温的亲子关系反倒容易在假期触了礁。
暑期强迫孩子用大量时间学习,是一些家长与孩子产生冲突的导火索。其实,这个时候家长最该给孩子补的不是学业,而是为人父母的耐心和陪伴。要避免一看到孩子有点问题,家长就开启说教模式,这样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沟通。须知,家长和孩子交流沟通时要注意,十句话里有八句表示理解、赞同孩子的情绪感受,剩下两句再表达自己想说的重要信息。只有家长对孩子做到我理解你、包容你,当然我也约束你、规范你,孩子才会因为你懂我,所以我愿意听你的。而家长的越界管理往往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亲子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心理界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家长对孩子不妨尝试适当地放权,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度和自由度,由他们决定暑期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这也是给彼此留出安全的心理界限。
作者:程永迪
来源: 今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