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讲辵部的一个汉字:遠,遠在1986年的《简化字总表》中列为远,而远字是1988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所列的常用汉字,因此今天的遠字是需要重点记忆的。标题中提到的诸葛亮《出师表》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里的远,应读yuàn,四声,不是平常的三声。
遠(远)。读音有两个:
(一)yuǎ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遠,辽也。从辵,袁声。另外,《说文解字》还提到,遠字还有一个古文写法,如图:
(古文远的写法)
当然,这种写法,在现代汉语已经不用,却可以看出远字的造字原理,即在古文里,远是会意字,有说步中加了个日,表示每日迈步,积步为远;另有一说,步中加日,即古步字,如果这两说成立,则遠,最早是个会意字。
但我们仍按许慎的说法来学习。看遠字的字形发展:
(《字源》所列遠字的字形发展)
早期的遠,最早出现在金文里,即上述所说的古文遠的字形。
远字的本义是遥远,指空间距离大。《尔雅·释诂上》:遠,遐也。《广韵·阮韵》:遠,遥远也。比如《诗经·豳风·七月》:取彼斧斨,以伐远扬。《毛传》称:远,枝远也。孔颖达疏:言‘远,枝远’者,谓长枝去人远也。拿起你方形的斧头,砍去高处的枝条。枝条高,距人远,所以称远扬。
(南宋刘松年款《诗经·七月》诗意图)
又比如杜甫的诗《过洞庭湖》:湖光与天远,直欲泛仙槎。用的也是本义。远在现代汉语里用的大多也是本义,比如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也引申指远方的人。比如《后汉书·蔡邕传》:有菟驯扰其室旁,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入观焉。这里的远近奇之,指的远处的人与近处的人都觉得奇特。这段话说:(蔡邕很奇特)有温顺的兔子顺从地呆在他的屋子旁边,又有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远近的人都觉得这些很奇特,很多人前往观看。
(蔡邕像)
遠字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下面说说常用的:
(1)久远。指时间漫长。比如《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邢昺疏称: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谨慎送终,追念远祖,民众的德行就归于淳厚了。又比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因船是年远的,又带货太重,发起漏来。年远,指船经历的时间漫长,是条旧船。
又与中、下等配套使用,表示时间的先后,具有序数的作用。比如《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固。
(2)多,指差距大。比如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多,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韩愈像)
(3)深远;深奥。比如《易·系辞下》: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孔颖达疏:其旨远者,近道此事,远明彼事,是其旨意深远。 意思是:旨意深远,文辞也很典雅,其中的言论委婉曲折却无不中肯恰当。
(4)高远,远大。比如《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何晏《论语集解》:(马)融曰‘无此二者,非但为明,其德行高远,人莫能及。点滴浸润的谗言、切肤之痛的诬陷不能生效,就可以称为德行高远了(前一句是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矣所以,马融会这样说)。
(5)边远,远地。比如《战国策·秦策》: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大王不如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这样,得了一寸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寸土地,得了一尺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尺土地。可现在您不这样做,却去实行远攻,这不是太错了吗(这是范雎给秦王定的远交近攻的战略,这在当时,是非常高明的长期战略)?此义与本义相近,但略有不同,要仔细辨析。
(范雎像)
(6)扩大,扩展。比如《汉书·韦贤传》: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余郡。颜师古注:斥,开也。远,广也。
(7)疏远。多指血缘关系。《广雅·释诂三》:远,疏也。比如《诗经·小雅·伐木》:笾豆有践,兄弟无远。盘儿碗儿排整齐,兄弟之间别疏远。现代汉语也这样用,比如:他有个远房侄子。也泛指一般不亲近的人。比如《三国志·蜀志·张裔传》: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8)古代的州名。治所在现在的四川省松潘县境。
此外,远还是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二)yuàn。这个读音出自《广韵》于愿切。有三个用法:
(1)离去;避开。《广韵·愿韵》:远,离也。比如《论语·颜渊》: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舜拥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举用了皋陶,不仁的人就离去了。汤拥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举用了伊尹,不仁的人就离去了。
(开封狱神庙前的皋陶像)
(2)不接近,不亲近。比如《论语·雍也》: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皇侃《论语义疏》:鬼神不可慢,故曰敬鬼神也;可敬不可近,故宜远之也。务使民众趋向于义,敬奉鬼神而远离它们,可以称为知了。这是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
在这一个用法之下,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其中的远容易读错,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里的远,应读yuàn。亲近贤臣,不接近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不亲近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要注意与上一个读音第(7)条用法的细微差别,这里既不指血缘关系的疏远,又不指关系不亲近的人,而是指不亲近,不接近。很多人混用两个用法,读音当然也读错了。
(影视剧里的诸葛亮)
(3)违背,乖离。这个用法用于方言,见《方言》卷六:伆(wěn),邈,离也。楚谓之越,或谓之远,吴越曰伆。比如《汉书·公孙弘传》: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和不远礼,则民亲而不暴。颜师古注称:远,违也。
遠(远)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遠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80,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