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粉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KGM),其化学结构是由分子比约15:23的D-葡萄糖和D-甘露糖残基通过β-1,4糖苷键聚合成主链的高分子杂多糖,分子量为20万~200万道尔顿。魔芋粉在水中可溶胀形成高粘度溶胶,可与k-型卡拉胶反应形成高弹性热可逆凝胶。
卡拉胶与魔芋粉复配使用在工业上的作用已有多年,如在鱼类产品、肉肠类制品、果冻凝胶制品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
01不同配比下的卡拉胶与魔芋粉复配的凝胶强度对果冻质量的影响
在复配后总浓度不变时,卡拉胶与魔芋粉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形成稳定的凝胶体,使凝胶强度提高和口感细腻润滑。在果冻制作中,卡拉胶0.3%、魔芋粉0.4%、KCl0.3%左右时,口感最佳。
02KCl与凝胶强度的关系
随KCl添加量的增加,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增加,但随KCl的增加,凝胶脆性和析水性、收缩性都会变大。添加了KCl后的凝胶强度在低浓度时比没添加KCl的大,到高浓度时渐趋于一致,这是因为K+量一定,其产生的链结及削弱分子斥力的作用一定,不随卡拉胶浓度增大而增大。
03魔芋粉与持水性的关系
随着魔芋粉的减少,果冻的析水现象加重,适当的增加魔芋粉在果冻中的比例,可改善果冻的脱水收缩率,有效的克服卡拉胶脱液收缩现象严重的缺点,还可使生产的果冻硬度适中,韧弹性好,有咀嚼感。
04pH与凝胶强度的关系
复配胶在pH=3.5以下受热后只能形成非常弱的凝胶,在pH为5~7加热后,凝胶基本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数值范围;pH=7.5以上加热,复配胶强度降低。可能是魔芋粉在碱性环境中受到水解从而影响到最终凝胶强度。
05不同温度下加酸对凝胶强度的影响
加酸时温度越高,所成凝胶强度越弱。这一现象符合阿累尼乌斯公式,酸催化降解卡拉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80~60℃时加酸,强度值较稳定;在60~50℃时加酸,凝胶强度下降。这可能由于在较低的温度下,由其接近凝胶温度范围时,双螺旋趋于发生,而H+的加入,大大干扰了K+与卡拉胶硫酸酯负电荷形成H键的能力,形成的三维网络较松弛,因此宏观上测得的强度较低。
06不同的加酸量对凝胶强度的影响
随加酸量的增加,凝胶强度降低。复配胶在0.15%左右加酸量下,凝胶强度下降缓慢。
综上所述
(1) 在总胶浓度不变时卡拉胶与魔芋粉、KCl复配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不同配比下,果冻的口感,外观明显不同。实践证明:0.3%卡拉胶、0.4%魔芋粉与0.3%KCl复配效果较好。
(2) 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取决于分子链的整齐程度,但添加量的增加可提高强度。少量的卡拉胶与魔芋粉复配可得到高强度的凝胶。
(3) 胶体溶液加入柠檬酸量越多,冷却后强度越低,并且加酸温度越高强度降低越显著。然而过低的温度加酸也会干扰凝胶的形成,因此最适的加酸温度在80~60℃。
(4) 卡拉胶与魔芋粉复配能大大降低果冻的脱水收缩率,即析水现象得以改善。同时表明,其与魔芋粉的复配具有可行性,为魔芋粉作为凝胶剂在食品应用中扩大了范围。
(5) 卡拉胶溶液体系在不同的pH下加热,pH降低凝胶强度降低,pH=3.5以下基本不能形成凝胶。已形成的凝胶即使在pH=3.5这样的高酸下,凝胶态仍稳定。复配胶体系所观察到的结果与卡拉胶相似,只是在碱性环境下,强度降低,而卡拉胶在pH=9左右仍稳定。
参考文献:
《卡拉胶与魔芋粉复配生产果冻粉的研究》
【版权声明】
部分图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0717-6850363。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