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喜时莫与人物极怒时莫与人书指什么(极喜时莫与人物极怒时莫与人书什么意思)

华峰博客 14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为人老实忠厚,对学问也特别能够下功夫。孔子曾经评价他,参也鲁,意思是曾参憨憨的。他没有颜回那么聪明,也没有子贡那么会说话,但是他说的东西,往往很有力量。曾子说自己每天要反思自己三次,关于三,你可以理解成三次,也可以理解成多次。

你经常要问问自己,因为一个人最怕的是不会反身自问。《思辨与立场》提醒我们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如果一个人缺乏批判性思维,每天生活在惯性中,他只能用旧习惯去延续生活。

大多数时候,人们只审视他人,诟病他人,认为别人做事不对,不值得反思,整天挑别人的毛病,却从来不愿停下来反思自己。曾子用这句话,直白而全面地诠释了批判性思维。一个人,应当经常性地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还有初心吗?我是不是在做我之前想做的事?我有没有变成一个连自己都讨厌的人?

曾子的三个问题,第一句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关于事业,第二句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关于人际关系,第三句传不习乎是关于修养。我们将这个道理稍微变通一下,就是樊登读书所推荐的三类书:事业、家庭、心灵。一个人在事业、家庭、心灵这三个层面,要不断地问自己。在事业层面:为人谋而不忠乎?

什么叫忠?尽心竭力。尽心竭力有一个前提,这是我从增茑屋书店学到的。增田宗昭的经营理念是,书店不仅仅是卖书的。在茑屋,不管是一楼的书店,还是二楼的电影区、音乐区,都会专门配有接待员。接待员要结合每一位顾客的需求,找出对顾客而言有价值的商品,进行选择、提案。尤其对书店的店员而言,他们不只是普通的售货员,还是店面的编辑,要用自己的思想去与顾客互动。

那么,你在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时,怎么算是尽心竭力呢?每天晚上加班加到吐血,这是尽心竭力吗?当然不是。尽心竭力并不是疯狂地加班,而是透支自己。你万一过劳死,公司还得赔偿,两败俱伤。尽心竭力的核心,是带着思想工作。很多人工作久了就麻木了,每天流水线式地操作。倘若有一个人想的却是:我怎么把这事做得更好?这才叫做忠心。忠,就是你能不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理解老板让自己干一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就像稻盛和夫在公司里被冷遇的时候,老板让他扫地去。哪怕只是扫地,稻盛和夫也不允许自己机械化地挥动扫把,他每天都在琢磨怎么能够扫得更好,怎么能效率更高,把地扫得更干净,他甚至发明了好几个扫地的工具。这就叫好员工。

为人谋而不忠乎的核心是,一个人是不是带着思想在工作,你是不是每天真的替老板在思考问题。不要听老板怎么说,而要观察老板到底想要什么;不要盲目地给顾客推荐商品,而要给顾客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才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应当做的事情。

大家都可以经常问问自己:是不是带着思想在工作?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上班的心情像上坟呢?因为他们只是日复一日地完成别人的要求和指令,自然会既无趣又疲惫。而当你真的开始带着思想去工作,去不断地思考,设身处地地替老板和公司考虑问题,甚至考虑对社会的责任时,那么你一定会在工作中感到愉快,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够找到自我价值。

在人际交往方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跟别人交往要保持信用。大部分人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没问题,觉得自己即便别的地方不完美,但是守信还是能做得到的。可讲信用真的那么容易吗?

一个人想要守信用没那么容易。我反省自己就不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我做不到完全守信用。

第一,可能是不想做,答应别人的时候,只是因为不想丢掉面子而表面上答应,对别人说行,后期再找一些借口推掉这件本不愿意做的事,告诉对方:哎呀,不行,时间不允许。

第二,可能是你答应了别人的事,却做不到。我有一个朋友,创业之初壮志满怀,跟我说:我到时候给你买辆奔驰。我旁边的一个朋友开玩笑问:那我呢?他说:我给你买辆宝马。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好玩。但干了这么多年,他也没创业成功,后来见面,只要听到奔驰宝马,他就敏感得抬不起头来。

第三,可能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就是以为自己遵守了承诺,以为自己做到了。这涉及一个双重标准:你用自己的标准,觉得自己尽心尽力、仁至义尽。但是每个人对事情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你竭尽所能,对方却觉得你其实没做到。我们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信用。当你对自己的信誉值估计过高时,就会觉得很痛苦,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守信用,别人都做不到。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大部分的人会遇到不想做、做不到或者以为能做到的事情。比如,父母承诺对孩子好,但只是用他们自认为好的方式对孩子,并且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所有去满足孩子。但孩子呢?他觉得父母扼杀了自己的独立性,控制了自己的梦想。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值得天天问自己一次。比如,我反思自己在跟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就没有做到有节制地承诺。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极喜时莫与人物,极怒时莫与人书。这句话反映了人的共性。人们经常在高兴的时候,就许诺别人东西,之后却无法做到;在特别生气的时候,发信息骂人,或者发朋友圈宣布跟谁决裂,一旦发出去就收不回来了。所以,再高兴,也不要轻易许诺会赠予别人什么东西;再愤怒,也不要发表冲动的言论。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值得反躬自省。传不习乎存在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孔夫子教给我的知识,我有没有努力去做。这种解释和前面的学而时习之是相关联的。学而时习之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而孔子教给了学生这么多知识,学生并没有学习,就叫作传不习。

我个人认为曾子这句话可能还有一个更好的解释。因为曾子是个著名的老师,他教的学生可能不比孔子少,甚至孔子的孙子子思就是跟着曾子学习的。曾子说传不习乎是对老师的一种要求

老师给学生传授那么多内容,也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有的老师传授的东西和自己的行为是有天壤之别的,在讲台上义正词严,讲台之下却不能自律。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所教授别人的东西用来约束自己,每天不断使用它、体会它,就会成为一个好老师。不要觉得我没有做老师,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要知道每个人都是老师,每个人都在影响别人。比如对父母而言,他们也是自己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么,父母就应该反思一下:我在影响孩子的过程当中,对孩子提的要求,我做到了吗?让孩子不许说谎、少打游戏,让孩子跟别人友爱,要和别人分享,我做到了吗?如果大人教给孩子的东西,自己首先能做到,那就相当了不起,是近乎完美的人了。

同样,当一个领导对下属提出某种要求时,也要反思自己做到了没有。一本书叫《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书中提醒领导,要求员工做到的事,自己必须先做到。领导要成为员工的楷模,因为你一旦成为管理者,立刻就会变成团队里的大猩猩,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员工放大很多倍。

曾子的这三问,我称为灵魂三问。我们每天要问问自己,在事业上,有没有带着思想去好好工作;在人际关系上,有没有言而有信,有没有努力做到理解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在修养方面,能不能用对别人的要求来提醒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既传又习。

王阳明有一部著作叫《传习录》,书名就出自传不习乎。从《传习录》的内容上来看,也更偏重于对自己的修炼。《传习录》所记录的,就是王阳明怎么把学到的和思考到的理论,在他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使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关于传不习乎,我更倾向于认为是一个人教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不断地使用。当然,老师教给我的,我有没有用与我教给别人的,我有没有用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只是后者更偏重于对自我行为的反思。曾子著名的三问,也足以成为我们的家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以成为一个家庭对孩子人格进行熏陶的训诫。

在我小时候,家里挂着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而现在,我建议读者可以从《论语》中选出某一句,作为家训,贴在家里的墙上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