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化之是一个成语。
化,是改变、转变的意思。
大而化之,原意是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用来形容做事情不够小心谨慎。
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的孟轲(即孟子)所著的《四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的第二十五节是这样的: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这一节说的是齐国人浩生不害问孟子乐正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孟子回答说是个
善良并有自信的人。
浩生不害又问:什么叫作善良?什么又叫作有自信?
孟子答道:有发自内心的可爱、让人想亲近的叫作善良,自身确实有这种善良的品质和德行的叫作真诚有自信, 把这善良和自信充实和发展的叫作美好,充实扩大并使之光辉洋溢的叫作伟大,将这伟大光辉化育天下众生的叫作圣;圣而臻于妙不可言的便叫作神。乐正子是介于善良和有自信二者之间,而在美好、伟大、圣、神四者之下的那种人。
鲁人乐正子是孟子的弟子,是孟门的诸多弟子中唯一多次获得孟子的。
充满真和善的人和事是美丽的!
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古希腊三贤之一的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智慧真、道德善和品德美,人们谓之曰寻求真理;这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是美好的东西,那便是真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