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六安读音的争议终于暂告段落。近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回应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中,六安市拼音为‘Luan Shi’。
但这个答案不能解开所有疑问:六安中的六读作lù,真的是普通话对方言妥协?作为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又为何取消lù的读音?
其实六读作lù,不止是方言问题。《唐韵》《集韵》《韵会》等古代韵书所注六的反切均为力竹切,且并不分地名和数字两种情况。根据音韵学标准,六的古音符合通摄合口三等入声韵,与陆绿录的古音同音或近音。简单来说,在古代,六只能读作入声lu,它不止存在于六安这个地名,更不限于六安这个地方。
那么普通话中的liù从何而来?我们今天为何不再念l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祥柏指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追溯到汉字音韵的整体流变。中古汉语的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而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成为了历史,化入其他三声。
据《中原音韵》介绍,部分通摄入声字的韵母分别读鱼模韵和尤侯韵。六的古音符合通摄入声的条件,其韵母演变为鱼模韵u和尤侯韵iou。至此,六的读音正式分为文言音lù和白话音liù。类似的情况还有古音中和六同音的绿,其文言音为lù(如鸭绿江绿林),白话音为lǜ。
此后的读音发展史,符合了多数人的认知:文言音lù式微,白话音liù流行,语言的天平逐渐倒向了后者。在1936年初版、1947年重版的《国语辞典》中,lù和liù两种读音的六均可用于组词,且既用于地名,也用作数字。此后出版的字典中,由六(lù)组成的普通词越来越少,而六安六合两个地名始终保留,直到《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将其删除。对此,刘祥柏认为,既然lù在普通语词中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地名的普通话读音仍然沿用文言音就失去了实际语音根据和支撑,这正是权威工具书取消lù的原因。
工具书取消了lù,标准读音却仍是lù,这中间的矛盾并非一个答案所能解决。六字的规范读音究竟该如何认定?除六安外,是否还存在类似的地名读音矛盾?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一步详细梳理,才能给出更圆满的答案。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