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的意思(养成的意思是什么)

华峰博客 145

教育听我说

培根说,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习惯就像人心灵深处的发动机,一旦开始运转,就会悄悄地操纵着人生。那么,到底什么是习惯呢?

习惯一词,起初是分而言之的。习字在甲骨文和小篆中从羽从日,有日日不间断,振翅以飞的意思。惯字最初为贯,是古代串钱串贝所用的绳索,有循序不间断之意。习惯连用最早见于《大戴礼记保博》: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意指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们的天性一样,习以为常难以改变。

不同的学科对于习惯有不同的解释和研究重点。社会学对习惯的解释是指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养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社会态度,且往往不自觉、下意识地表现出来。人类学对习惯的研究,通常从习俗或风俗即风尚礼俗的意义上考量,他们眼中的习惯更多的是社会习惯、即习俗或者风俗。心理学对习惯的解释,是指经过多次重复练习而产生的固定化心理需要,且这种固定化心理需要与本能、经验、性格等同类术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首先,习惯和本能不同。习惯是后天习得的一种特殊条件反应活动,而本能则是来自先天遗传具有的一种条件反射活动,不需要经过意志努力。其次,习惯和经验不同,习惯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活动。再次,习惯和性格不同。最后,习惯和熟练技能也不同。习惯是在不由自主中去完成的自动化活动。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习惯就是大脑突触之间建立联系,通过不断的反复后,导致髓鞘质增加的过程。

而作为教育学讨论的习惯,则是指在主客体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养成好习惯或者改正坏习惯的过程。教育学视野的习惯是以个体生命意义的角度为主,关注的重点也是个人的习惯。

习惯是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在内的一种教育效果的综合体现。习惯不仅是成人在社会教育中被无意改造自我的力量,更是一种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有意识雕塑人生的利器。

​ 习惯的特点有可塑性、稳定性、自动性、双向性、有序性。除此之外,习惯因人而异,因人而异,还有好坏之分、新老之别,因此也具有差异性等特点。

​什么是习惯养成?

作为名词的习惯养成本意即指习惯教育;另一方面,因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词组,还可以理解为名词加动词,也就是以习惯为内容、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某种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建立稳定联系的过程。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从习惯养成的时间来看,一般认为21天才能建立一个新的习惯。

习惯养成从实质上看,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世界变得清晰,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让人由混沌走向澄明,让个性由蜷缩变为舒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