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惊喜交加的意思(惊喜交加的意思)

华峰博客 140

本文作者安歌,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这个惊喜交加的意思,和解放后张爱玲领布票惊喜交加有一比。张是和一群人一起排队领,到她的时候,因为领了票后要签名,所以那个负责领票的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很关心地问衣着素朴的张爱玲:你会写你的名字吗?

张爱玲说她当时的感觉就是:惊喜交加——张爱玲用词可真是狠。

1、

清晨,沐浴之后,站阳台上看了一会儿风,它一直在努力移动树梢,像以往一样,今天它也没有成功。那深深浅浅的绿,依然因此生动了许多,也像以往一样——是清晨当然的样子。当然,如果风雨如晦,我也会找出另一个理由,来说出这个当然——如果我特别想说当然的话。

听巴赫,看《博物志》,有点莫明其妙,如阳光灿烂。

看到异俗那节,忍不住笑出了声,要赶快跑到这记下来:说是越之东有个国家,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宜其弟。父死,则负其母而弃之,言鬼妻不可同居——前面那个开膛剖肚要吃掉第一个婴儿,希望以后多生儿子的想法,因其基础产生在人喜欢多子多孙的基础欲望上,大约多少还可解。可后来那个父亲死了,要把母亲背野外扔掉,说是不能同鬼的老婆住在一起——整个就是一个匪夷所思——虽然如若真看到有人这么做,我自然会犹豫是不是要来点道德谴责什么的,但看时来不及想道德,就已经先是笑了。

可是,匪夷所思这个词也好,虽然忘记了它的出典,但我也完全可以像《博物志》的作者张华那样,无论在外国异人异俗异产里都想入非非一番。在他那里,大约匪夷所思完全可以解释成,只要不是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就是可以任意乱想的,因为他们是匪夷所思而已。

特别是这种种匪夷所思放到了《博物志》的志里来说,看时感觉幽默得格外强烈——或者作者写时也是幽着默的,但我不是张华,不好替他乱下结论。

2、

因为想偷懒,而《博物志》里奇怪的字就像它写的奇怪的事那么多。于是就想到网上查《博物志》的原文,却查到个《幽默的博物志》。说的也是异国,却没有咱们《博物志》张华那么任性率意。大约是因为作者置身美国了,有了知,所以不好乱说。可见,有时候,这个知真是不好。有了知然后还可以任意率性地想入非非,那境界应该是相当高妙的,大约也是我辈不敢想的。

《幽默的博物志》说到美国人的热爱幽默与制造幽默是举世无双的。南北战争之际,连那些对林肯总统的爱国精神不屑一顾的人,也不得不对他的幽默大表赞赏。对美国人而言,幽默高于爱国主义。他们深信高超的笑话抵得过一篇精彩的布道。

作者提到19世纪的下半叶,以Josh Billings为名发表的幽默机智的短小文字赢得了美国人的厚爱。就连纽约文化圈子里亦盛传真正的作者是充满智趣的总统林肯,其实它的作者是拍卖商亨利-W-萧。

作者王强在文章里只引了萧的《老鼠志》中的片断:

……进入成年,老鼠的尾巴会像它们的身体一般长。初看起来,这简直是极大的浪费。以手段代目的的哲学头脑背不住会愚蠢至极地琢磨:莫非短尾巴的老鼠不是更好的造物。然而,哲学犯不着去改变事物以适应市场。它必须接受老鼠尾巴的事实,要么赞美它们,要么闭住嘴巴。当一个人无法为一只老鼠尾巴的整个长度给出正宗理由的时候,他常常会告诉他的邻居说:老鼠这造物压根儿就是个失败。人就是这样,而老鼠毕竟是老鼠。

老鼠无论住在哪儿都有利可图,当然除去教堂。它们在教堂里肥得很慢。这说明它们不能像神甫一样靠宗教过活。宗教是最宜于消化的。

引得这么少,这个王强可真是小气。但好在我知道了,他看的是纽约C.W.Dillinghem公司1876年修订版,全书504页,含汤马斯·那斯特(Thomas Nast)等所绘插图一百幅。书题为《乔西·比灵斯全集》。

记到这里,如果遇着了,一定买来看看。

3、

看到《博物志·外国》里写的那个会做飞车的结胸国,有惊喜交加之感。

回到结胸国。看到这国的名字在哪儿想呢,不知道为什么这国要叫这名字,因为他们都像过去年代那些刚刚发育的女孩子,因为不好意思,所以紧紧束着胸么——显然作者并不关心我的疑问,在写下结胸国后直接说:有灭蒙鸟——这鸟和结胸国有什么关系?但作者没说,他继续说:奇肱民善于机巧,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飞车远行。

我是看到下面才惊喜交加的:汤时西风至,吹其车至豫州,汤破其车,不以视民——以此来看汤国也够软弱的,连一个飞车也不敢视民。看来汤王比王朔更早懂得无知无畏的用法——十年东风至,乃复车遗返,其国去玉门关四万里——看到这个能乘着飞车让自己飞来飞去,还会因为飞错地方而在汤国莫名住了十年的结胸国人,想到亮程在电话里给我讲的小说构思,大约也是让一个人被一阵突然的风降落到某个地方,然后用了很多年啥也不干了,只苦苦做车想飞回去——当时听着就喜欢,也是因为奇异,因了其中有想入非非的洞天富地——可我们的张华,那么早就已经写下了。以为是亮程独自的飞车,此刻只好跑千年前和张华同辔——不知道亮程追到千年前,张华跑哪儿去了。

这可真让人发愁。

4、

可是张华好像不发愁。他说这个结胸国:其国去玉门关四万里。在当时来说,这真是太远了,这大约他就完全可以不负责了,反正肯定是个匪夷所思。你愿意思,那是你的事情——这是无知无畏的另一个用法。但这样以来,我感觉写《道德经》老子可能又有问题要回答。他不是明明说了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么——去玉门关四万里是不可见了,但是,民张华不是还在乱想?或者就是因为不可见,所以一定要乱想?还是老子教育得不到位?

还有一节的乱想,大约男性看了会比较得意:日南有野女,群行觅丈夫,其状皛且白,裸露无衣襦。

可是既然是野女,又觅什么丈夫呢?而且是裸身群行,这觅更让我感觉可疑。但看注释说日南指的是西汉郡名,大约在现在的越南中部。离作者张华大约也比较远,所以且让她们觅去,我也不担心了。

注:我的《博物志》是贵州人民出版(80年代?)的版本,豆瓣无此书目。贵州版张华的名字前缀是作者,此从旧书不改。

此文收入《一个人的地理》第三辑我的盗贼生涯-书店

《一个人的地理》我《植物记》编辑周爱华拍得书影,私以为是目前最好书影。

《一个人的地理》第三辑:我的盗贼生涯--书店首页图片

一个人的地理8.9作者:安歌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类型:人文地理/安歌/文学/自然/散文/诗人/旅行/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自己的书

(全文完)

本文作者安歌,目前已发表了30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安歌关注Ta。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