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祢衡的介绍(祢衡怎么读)

华峰博客 147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这首流传千古的唐诗是著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的《望鹦鹉洲悲祢衡》。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是: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在他眼里,祢衡只是一只蚂蚁。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

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前四句,首先从刻画祢衡落笔,写他的性格和悲惨的遭遇。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而祢衡却视之为蚁类,这就突出地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黄祖是才短识浅之徒,他杀了祢衡,正说明他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恶名。

接着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极赞他的杰出才华。这样一个才华超群英的人,命运却如此之悲惨,令人极为痛惜。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诗人对祢衡的遭遇愤然不平,他把黄祖之流比作凶猛的恶鸟,而把祢衡比作孤凄的凤凰。祢衡被残杀使诗人哀伤不已,心中如五岳突起,不能得平。

继愤激之情而来的是无限的哀惋。最后四句,诗人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结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似乎兰蕙也为祢衡痛不欲生了。

祢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临邑德平镇人,我的临邑老乡)人,汉末辞赋家。少有才辩,性格刚毅傲慢,好侮慢权贵。因拒绝曹操召见,操怀忿,因其有才名,不欲杀之,罚作鼓吏,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怒,欲借人手杀之,因遣送与荆州牧刘表。仍不合,又被刘表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后因冒犯黄祖,终被杀。这是百度百科上的介绍,虽然较短,但对祢衡的性格及他的才华,我们可见一斑。说白了一耿介书生啊!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临邑人对于老乡祢衡的身世不很了解,虽然现在德平镇在驻地修了祢衡公园,还在他的故园发现了祢衡井。就像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大都是从京剧《击鼓骂曹》中和电视剧《三国演义》以及长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知晓的。

只知道他是个愣头青,他的作品却很少有人读来,很多人觉得他傻,向曹操这样的大官权贵紧着巴结还来不及呢?怎么曹操上赶着请还不去?最后还竟然和曹操对着干?是不是有病啊!可是祢衡就是这样一个人。

对于祢衡的了解,我也是从《后汉书祢衡传》上了解的,可能比《三国演义》真实一些。从当时他的言论来看,却是够狂的,偌大个中国在他眼里有才华的人寥寥无几。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祢衡只认为鲁国人孔融及弘农杨修是人才。常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其余的儿子都碌碌无才,不算什么。孔融也十分爱惜祢衡的才华。祢衡才二十岁,而孔融已四十岁,与他交为朋友。

《后汉书》中记录的祢衡其实和李白写的基本一样,也就是更全面罢了: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着岑牟、单绞之服。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前而止,吏呵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敢轻进乎?衡曰:诺。于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着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孔融数之,因宣操区区之意。衡许往。孔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衡乃着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于是遣人骑送之。

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

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曰: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

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

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历史惊人的像似,有才华的,恃才傲物甚至恃才放旷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祢衡喜爱的那个杨修不是后来也被曹操杀死了吗?不由得想起了一件轶事来。

一九四五年柳亚子在重庆请忘年交曹立庵镌刻了三枚闲章:一枚印文为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泽东;边款:亚子先生雅属一九四五年立庵刻;一枚印文为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边款为余请立庵治印援正平例有大小儿语北海齿德远在祢上正平德祖生死肝胆交绝不无敬之意斯语特表示热爱耳虑昧者不察更;第三枚前身祢正平,后身王尔德;大儿斯大林,小儿毛泽东其中兄事弟畜典出《史记.季步传》,大儿小儿就是典出《祢衡传》。

虽然柳亚子自年轻起就有蔑视王侯的傲岸个性,一生特立独行,狂士风度十足,且自认为自己的诗歌是千古第一人。但是这几枚印章,都表明了柳亚子对斯大林和毛泽东的热爱,可是该来的还总是要来。一九六三年柳亚子去世后,这三枚印章连同柳亚子其他六千余件遗物被柳亚子家人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一九六七年康生故意望文生义,歪曲印章原意,连下三道批示,指责柳亚子对斯大林毛泽东不恭。印章被销毁,博物馆有关领导专家被指收藏反动印章而遭受残酷迫害。

强权可见一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康生的水平被誉为中央一枝笔,既是理论家又是书法大家,古文国学素养深厚,文革期间网罗了不少文物字画,以他的古典文学水平,非是不知也,是借故整人也。曹操和康生有性格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奸诈,要说胸襟,我看康生比真实的曹操差得远吧!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孟子在《滕文公下》也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为大丈夫。祢衡就是不折不扣的大丈夫。

而试观天下很多人,有些人为了一点所谓的权钱而蝇营狗苟,甚至不惜丧失人格,没了自尊,甚至甘做舔痣吮痈之徒。那样的话,即使挣得一点权力,几毛铜臭,又能几何?

最看不起这样的人!贱!!

作者简介:张万明,中学高级教师,德州作协会员,在报刊杂志发表过很多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