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福州新馆内的林则徐铜像。
金秋九月,北京的暑热渐渐消退。从西城区虎坊桥地铁站A口出来,便看到一座古色古香、整洁漂亮的小院。院中,叶梅、解玺璋、侯磊等几位作家正在参加文学里的北京——作家走会馆活动,畅聊北京特有的会馆文化。他们所在的这方院落名为福州新馆,与湖广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等一样,见证着北京文化的多元多彩。但有所不同的是,它的另一重身份是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基地。
在福州新馆的前院,一棵百年古树下落满枣子,树旁矗立着一尊铜像,身着清朝服饰,面朝东南,目光深邃。铜像旁的小桌上,有一份铜刻奏折,上面力陈鸦片危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看到此处,游人就已猜出铜像主人正是一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这方院落与禁毒的渊源,还要从两百多年前说起。
嘉庆十七年(1812年),27岁的林则徐以庶吉士身份进入了翰林院庶常馆,次年开始在京城的官宦生活。当时福建籍同乡聚会的主要地点位于现西城区虎坊路7号院内的福州老馆,随着同乡进京人员的增加,迫切需要另辟新馆。林则徐积极参与其中,与福建籍在京官员筹资购置新的同乡会馆,买下今西城区骡马市大街51号的一处三进四合院,于1816年开始作为新的福州会馆。在京任职的7年间,这里是林则徐活动的重要场所。
时过境迁,原有的第一进院落及第二进院落的东西厢房被拆除,建筑格局遭到破坏,墙体风化侵蚀严重,小院的历史被湮没在历史深处。2018年,北京市政府研究确定保护福州新馆。2019年6月3日是虎门销烟180周年纪念日,这一年,福建新馆作为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以全新面貌亮相。
院内的禁烟英雄林则徐主题展展厅悬挂着一副对联,上书林则徐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该展通过年少志高显英才宦海生涯展才学虎门销烟震寰宇3个单元,全面回顾林则徐少年读书、入仕为官、虎门销烟等生平事迹,彰显他的民族气节与为民情怀。院内的另一展厅为禁毒斗争,任重道远专题展,回顾了中国近代史以来的禁毒历程,展示了新中国禁毒的成绩,并以科普形式展示了毒品危害、新型毒品的特点和防范毒品危害的常识和技能。
从2019年底开馆到去年底的两年时间,我们共接待观众2万余人、组织699场公益活动和62场社教活动,进行了上千小时的志愿服务。‘禁毒教育宣传’主题线上直播活动辐射受众达1600万人次。福州新馆工作人员介绍,除了禁毒特色主题宣传,我们还充分发挥福州新馆的文化客厅功能,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比如在传统节日节气组织非遗手工制作、猜灯谜等活动。
今年8月16日,会馆版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在福州新馆拉开全国公益巡演序幕。与全本演出不同的是,会馆版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将会馆作为故事展开的核心场景,以林则徐的仆人林义作为贯穿剧情的角色,引导观众随剧情发展,不断在广场、会客厅、内宅三个场景中进行转换,沉浸式感受虎门销烟前夕,林则徐八次上书祈请禁烟的故事,体会林则徐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这处文物古迹的宣传教育功能,传承弘扬禁毒先驱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营造自觉抵制毒品的社会氛围;同时满足周边群众和观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客厅。福州新馆工作人员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