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被动吸烟(吸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

我国吸烟人群已经超过3亿人,可以说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有吸烟的习惯,而且还难以改正。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吸烟是会降低药物的血药浓度的,所以很多患者可能有这样的体验,明明已经达到了药物的指导剂量,为什么治疗的效果就是不理想,甚至因此更换药物。其实很可能是由于吸烟的习惯,影响了主要药物成分入血的血药浓度。

我们知道,烟草最主要的成分是尼古丁,之所以吸烟让很多人成瘾,也是因为尼古丁的存在。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烟草的烟雾中还包含一种叫做多环芳烃的化学物质,而这种化学物质最大的作用就是对一些肝脏代谢酶,也就是药理学中的肝药酶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尤其是肝药酶CYP1A2在多环芳烃的作用下会增加活性。所以吸烟会显著降低一些药物的血药浓度水平,比如一些安眠药和抗精神病药物,一些抑郁症药物,都会因此受到影响,为了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很可能需要更高的服药剂量。

肝药酶

比如失眠症患者最常用的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会因吸烟造成血药浓度降低0~50%,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比如难治型精神分裂症的金标药物氯氮平,服药期间吸烟的话可能会降低血药浓度水平高达50%,从而无法控制顽固的幻觉和妄想。比如目前广泛应用于很多精神疾病治疗的奥氮平,服药期间吸烟的话同样可能会降低血药浓度50%,从而治疗效果始终不理想。比如双通道抗抑郁药物度洛西汀,服药期间吸烟的话可能会降低血药浓度水平高达50%,从而无法控制抑郁症状和躯体化症状。比如强迫症患者最常用到的SSRI药物氟伏沙明,服药期间吸烟的话可能会降低血药浓度大约1/3,从而无法摆脱强迫症带来的痛苦体验。

既然吸烟会对长期服药的血药浓度产生如此明显的影响,那不是不吸烟就好了?确实是这样,但可能也还没那么简单,起码在我看来,很多精神障碍患者的吸烟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很难解决,起码在住院期间对于一个常年吸烟的患者突然完全戒烟还会加重他的烦躁与焦虑情绪。

如果已经在服药期间吸烟,而突然停吸,很可能原本的药物也需要随之调整。

我们还是以难治型精神分裂症的金标氯氮平为例,对于服用氯氮平期间突然戒烟的患者来说,应该在戒烟前首先测定氯氮平血药浓度,一旦开始戒烟,逐渐减少氯氮平服药剂量,直至减少到原本剂量的75%,在戒烟7天后再次测定氯氮平血药浓度,如果血药浓度仍然高于戒烟前血药浓度,可能仍需要进一步降低服药剂量。

戒烟

记得2018年的时候,就有这样一名患者,服用氯氮平且长期大量吸烟,后来因为来自于家庭的一些变故,家里下决心让其戒烟,结果患者停止吸烟后仍服用原本氯氮平剂量400mg/日,后来出现了明显的高热,意识障碍,大汗淋漓,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等一系列严重的表现。家人将其送入急诊室紧急抢救,还被下了病危通知书,最终医院给出的病因是服用氯氮平导致的恶性综合征。她的家属问我,一直服用这个药量之前都好好的,为什么突然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就在突然的戒烟行为,导致了影响血药浓度的多环芳烃减少直至消失,所以血药浓度有了相应的升高,其实也就等于原本服用400mg/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突然加大了药物剂量100~200mg,所以才出现了恶性综合征。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习惯,很可能会影响到原本的治疗效果,所以多学一些医学知识,一定会有帮助的。

健康科普排位赛心晴计划@头条健康@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健康中国@健康真相官@头条情感

转载注明出处:华峰博客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