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空火箭(探空火箭是干什么用的)

高超音速武器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一代导弹类武器,以中国的东风-17、俄罗斯的锆石和匕首为代表。相比之下,被认为是全球技术实力最强国家的美国,却在此领域进展缓慢,至今未能列装哪怕一款高超音速武器。不过,美利坚仍未放弃追赶中俄的脚步。据中新网报道,五角大楼日前表示,美国海军和陆军共同试射了一枚火箭,测试了12种高超音速武器部件,并称所有测试都取得了成功。

按照美方报道,这枚探空火箭是为美国海军的常规即时打击 (CPS)和陆军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 (LRHW) 的相关部件进行测试。鉴于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竞争中,明显落后于中俄两国,可见五角大楼显然是比较着急的。只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些零部件和子系统的独立测试直到现在才开始?照这个进度来想的话,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整弹试射?

我们知道,美国空军的AGM-183A高超音速武器采用了高端的乘波体方案,而美国陆军和海军的高超音速武器则选择了相对低端的双锥体弹头方案,技术门槛并不高。放在中国这里来看,解放军首款搭载了双锥体弹头的导弹是2009年参加国庆阅兵的东风-15B型,距今已有13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即便美国在2009年才开始大力研发双锥体弹头导弹,用个5~7年怎么也该有成果了。然而现在,美国空军和海军的高超音速武器测试却仍停留在零部件的层面,而非整弹试射,显然说明即便是相对低端的双锥体弹头技术,也让美国人遇到了比预期更大的困难和门槛。在这种缓慢的进展下,人们很难相信美国海军和陆军会在原定的2023年列装首批高超音速武器。

某种程度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出美国在部分军工技术科研上,正在面临类似青黄不接的压力。如果是在20多年前,由继承了冷战技术成果和科研积累的那批技术人员来搞研发,美军或许早就拥有了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然而近20年来,美国本土理工科人才的培养数量持续下滑;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普遍趋向在互联网或金融业工作;而老资格的技术人员则在不断退休,这些都让美国的军工科研能力出现了缓慢失血的现象,表现在高超音速武器这种新一代装备的研发工作中,就是研制进度缓慢且意外不断。

前不久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即让时间击沉美国海军,意思就是受国内造船业产能不足的影响,美国海军新造舰艇的列装速度赶不上老旧舰艇的退役速度,在维持装备规模方面出现了问题,乃至是青黄不接。如今在军工科研人才方面,美国出现了同样的现象。美版高超音速武器究竟何时问世,技术水平又能有多高,现在看来恐怕都不是很乐观。

转载注明出处:华峰博客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