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可以界定为对人类心理力量的科学研究,这种力量致使人们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而其中人格特质流派最为大家所熟知。特质流派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得益于人格特质理论的伟大成果。特质论假设,如果清楚一个人的核心人格特质,那么就可以推断这个人惯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特质论取向主张使用有限的、基础的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维度对个体进行描述和测 量。它仅仅用比较少的特质,就能够很好的解释个体行为的一致性。如果每个人身上都有同一种特质存在,那么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各个特质对所有的人进行评价。特质理论是有其普适性的,不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它都能够被接纳。我们可以轻松地分辨出一个熟悉的朋友是否外倾,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自私。
头条创作挑战赛心理学小课堂所见所得,都很科学大有学问
前面我们谈到了人格在表现需要方面的研究,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能力
托马斯·杰弗逊声称,所有男性(和女性)生来就是平等的,但又不是完全相同的。他觉得,我们不能忍受一个人仅仅因为他的父亲是国王就可以成为国王,或者巨大的财富和特权无条件的代代相传。他所持的民主主义的观点认为,应该让社会中那些有天赋的和被证明有资格的人从事最重要的工作(基于他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原因,他没有将女性放在一个等同的地位)。人们在能力和性格上都有所不同。例如,杰弗逊自己就是非常有才能的建筑师、作家、外交官和发明家。对于杰弗逊和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我们的天赋都是我们人格中的智力成分——也是我们是谁的重要成分。
智力
能力中研究得最透彻的部分之一就是智力。智力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从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维度体现出来。然而,大多数机智的、复杂的和斯文的人(如在开放性或者文雅维度上得分较高的人)并不一定在传统的智力测验中得到较高的分数。
传统的智力测验测量的是推理能力,如词汇的使用、算术技能以及一些记忆、反应时间和空间推理(迷宫和难题)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是稳定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尽管这种高智商在一些特定的任务和事业中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说,顶级专家或者是大学教授),但是它与那些需要很大程度努力(如表演、销售、政坛、体育界、制造业等)或者是人际交往方面的成功(如婚姻)相关就不大。传统的智力测验并没有衡量智力中所包含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处理方面的天赋能力。
有观点称,存在三种传统的智力类型:语言能力(语言的)、逻辑数理能力(数量的)和空间能力。但是,智力中也存在一些非常重要的与传统不符的类型,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社会智力(或被我们通常含糊统称为情商),人们在对与人际情境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会表现出差异,在理解和影响他人的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
在前面简单聊了那么多以统计技术起源发展起来的特质理论研究之后,如果没有提及任何能力方面的人格研究的话就有点奇怪了。智力是一种从事确定的事情的能力,但是人格一般都被认为是一种存在,而不是去做什么。我相信,当我们从事人格的特质研究的时候,将风格、动机和能力纳入考虑的范畴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人格心理学特质理论的历史脉络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点赞和转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