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是什么意思(本司是什么意思)

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负盛名的豪门之一,河东裴氏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到唐朝更是先后出过十七位宰相,权势达到巅峰。在出自河东裴氏的众多历史人物当中,中唐的裴度可谓佼佼者,他为相二十余年,还被时人拿来与郭子仪相提并论,可见其地位之高。

唐永泰元年(765),裴度生于河东道闻喜县,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一带。尽管出身名门,但裴度的祖父裴有邻、父亲裴溆却仅仅官至濮阳县县令和渑池县县丞,可见他这一脉此前并没有多么显贵。唐德宗贞元五年(789),裴度考中进士,三年后又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并通过。

后来,唐德宗额外举行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考试,裴度又积极参加,并因为成绩出色被任命为河阴县县尉。凭借在任期间的出色表现,裴度得以回朝担任监察御史。但他性格刚直,在上密疏弹劾唐德宗宠臣时言辞激烈,招致了唐德宗的厌恶,于是又被外派到河南府当了功曹,后迁为起居舍人。

唐德宗驾崩后,其子唐顺宗短暂在位,他登基后大力变法,直接损害了宦官与节度使的利益,很快被迫禅位于太子,也就是唐宪宗。唐宪宗即位后,裴度官拜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后又转任本司郎中。元和七年(812),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由于其子田怀谏年幼无法处理军政事务,军官们便一同拥立了田季安的叔叔田兴暂代节度使之职。

魏博镇此前已经脱离朝廷管辖,实际上已经形成割据之势,而前任节度使田季安更是沉迷酒色、昏庸残暴。相比之下,田兴则德才兼备,且在军民当中颇有威望。掌权之后,田兴主动上书朝廷表示愿意归顺,龙颜大悦的唐宪宗当即派出裴度作为使者前往魏州宣布谕旨。来到魏州后,田兴请求裴度将自己谦卑奉法的行为记录在住所的墙壁上,魏博镇的百姓们也对裴度十分敬重。

回到长安,裴度被封为了中书舍人。两年后,他升任御史中丞。次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宰相武元衡亲自率军前去征讨,与吴元济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两个割据军阀心生不安,于是暗中派出刺客行刺宰相武元衡。

六月三日清晨,武元衡在上朝途中遇刺身亡,裴度则在离开府邸后不久遭遇刺客,且被刺客的第三剑伤到脖颈,多亏戴了毡帽才没有重伤。宰相、御史中丞双双遇刺震惊了整个长安城,但裴度却因祸得福,在事件三天后接替武元衡成为了新任宰相。实际上,武元衡遇刺后甚至有大臣提出应该罢免裴度,以安抚王承宗、李师道,唐宪宗闻言大怒,并表示:吾用度一人,足以破此二贼矣。

另外一边,遇刺后的裴度在家养伤二十余日,唐宪宗特意派出亲卫到其家中值守,等到他正式拜相的前一天,唐宪宗又将其召入宫中抚慰。此前朝野内外人心惶惶,直到裴度拜相的消息传出才逐渐安定下来。拜相后的裴度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平定淮西、彻底剿灭吴元济上,在亲自出发前去讨伐之前,他曾向唐宪宗表示: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灭,则朝天有日;贼在,则归阙无期。

来到前线后,裴度犒赏将士、严明纪律,又将兵权统一以提升作战指挥效率,一番整顿后官兵士气大增,很快捷报频传,可惜吴元济被亲信要挟,想要投降却不得。仅仅过了两个月,唐邓节度使李愬夜袭悬瓠城,生擒吴元济,淮西由此平定。不久之后,唐宪宗加封裴度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赐勋上柱国,封晋国公。

吴元济的兵败身亡引得上文提到过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忧惧不已,裴度遣使一番告诫后,他主动献上了德、棣二州以示对朝廷的臣服。眼看淮西重回朝廷统治,唐宪宗颇为自满,于是一边大兴土木修建宫室,一边重用了许多没有真才实学的谄谀之人。

裴度见状多次上书劝谏,甚至以辞去相位为要挟,但唐宪宗始终不以为意,甚至开始疏远裴度。元和十五年(820),唐宪宗被宦官陈弘志谋害,此后裴度先后辅佐唐穆宗、唐敬宗和唐文宗,其间屡遭排挤、陷害。大和九年(835),唐文宗诛灭宦官失败反被软禁,史称甘露之变。自此之后,宦官势力更加猖狂,已是古稀之年的裴度对仕途心灰意冷,于是常和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聚会作乐。

开成四年(839),裴度刚从东都洛阳返回长安不久便因病去世。唐武宗即位后,裴度被追赠为太师,后配享唐宪宗庙庭。到了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裴度又作为历代功臣代表从祀于历代帝王庙的东庑殿。作为帮助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的重要人物,裴度不管是资历、德才还是功绩都实在配得上这些殊荣。

转载注明出处:华峰博客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