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是什么节(男难逢初一(女难逢十五)

农历十月初一,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寒衣节"。又叫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等。这是一个祭祀的节日。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流行于北方。因十月已进入冬季,北方天气寒冷,很多北方人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以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古人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一、寒衣节的来历

1、来源于周朝的腊祭日。传说古人要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时间又正好是农历十月一日。后代的唐、宋、明、清等也沿用了这一习俗。

2、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来源于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时有孟姜女,她的丈夫范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冬天来临,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却听到丈夫已死并被埋筑进城墙里的噩耗。孟姜女悲愤交加,昼夜痛哭于长城脚下。终于感动天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长城内外的民间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也就流传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3、慧娘设计卖劣纸。

传说东汉蔡伦的哥哥蔡莫在妻子慧娘的鼓动下向弟弟学造纸。却因学艺不精,造出的纸质低劣,无人问津。无奈之际,慧娘想出个装死的主意,假装暴病身亡。蔡莫就一边棺前烧纸,一边哭诉。结果慧娘在棺材里说话。众人打开棺材后,慧娘说自己死后到了阴间,阎王发配她去推磨。她就拿丈夫送的纸钱买通了众小鬼,小鬼们就都争着替她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嘛!她又拿钱贿赂了阎王得以回转。邻居们见纸钱竟有让人死而复生的妙用,纷纷掏钱买纸去烧。由于慧娘还阳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后世的人们便都在这天上坟烧纸,祭奠死者。

4、朱元璋授衣传说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为了显示顺应天时,他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时,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曰: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在加衣避寒的同时,还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这些记载和传说,大多数都与祭祀活动有关。它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关怀和对已故先人的怀念。表达了古人美好的精神愿望和情感寄托。

二、寒衣节的活动内容。

寒衣节的活动内容就是通过上坟,烧寒衣,向祖先捎包袱的等仪式来开展祭祀活动,表达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1、首先要提前准备好供品。一般在当天上午去准备。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吃过中午饭以后,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一家人就去上坟烧寒衣。

2、进行拜祭。到了坟前后,先焚香点蜡,摆放供品,然后一家人按顺序下跪磕头。再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

三、寒衣节的禁忌

寒衣节既然是 三大鬼节之一。自然也会有诸多禁忌。

1、烧纸时间最好安排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因为这段时间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

2、送寒衣时间可提前不可推后。按照习俗,最好是当天进行。但如果因为有事情不能当天前往,可以提前二到三天。但不可以延后。

3、坟地阴气较重。老人孩子等身体阳气不足的人以及身体欠佳的人,不要去坟地。如果路上遇到不顺的事或者天黑以后也不要去坟地。

4、祭祀时,态度要庄重。不得在坟地嬉笑打闹或发表不敬的言语。不要在坟地方便解手。离开时不要回头。

5、凡送给逝者的衣物,冥钞等物品,必须焚烧干净。传说只有烧成灰烬,阴间的人才能收到并享用这些物品。

应当说明的是,寒衣节的实质是表达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而敬重先人,追昔抚今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以及文明环保意识的增强,加之我国殡葬管理制度的改革,传统的祭祀活动和方式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倡和利用向先人敬献鲜花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焚烧纸张实物来表达向先人的怀念和崇敬。不仅环保美观,而且也更为简洁方便。我们也呼吁大家更新观念、移风易俗。改革祭祀方式。开展文明祭祀。

转载注明出处:华峰博客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