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区泮水镇第一小学 任运全
教学质量管理既是教学管理的本质,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重视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无疑是每一个管理者的共识,然而只重教学质量,不重德育教育也不可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合格人才来。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
德育工作管理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要求学校管理者引导广大教师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以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教育学生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是德育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能否体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德育工作管理的力度。在实践中存在和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如果忽视德育管理,德育工作的时间、空间就有可能被挤占,德育的地位就难以真正落实。第三,协调德育工作的各内部因素。德育的实施涉及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和各种活动途径,德育管理的职能就在于对德育活动所涉及的各类因素加以协调统筹,使之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发挥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在管理实践中,围绕提高质量和加强德育教育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这与教学经验的积累有关,更决定于教师是否在学研状态之中,面对教学,教师只有将自己置身于研究之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的现场,把每次教学活动交往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寻找与问题的求解中成长,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把工作,读书,研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工作中坚持学习和研究,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专著,多看教育杂志,提高自身教育素养。为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寻找教法最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有效性。通过三师引领(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师徒结队,全镇大教研等方法,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把青年教师作为训练提高的对象,从而让他们成为学校质量获胜的主力军。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即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追求四十分钟的效益最大化。为此,学校提出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高效课堂要求,形成了一些共识和做法。
(1)认认真真按教学原则进行上课。
(2)教学工作各环节要形成良性循环,功夫一定要下在课前。
(3)教师在课堂要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知识教学一定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
(5)课堂教学设计中要突出三维目标全过程。
(6)把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的随意性减少到最小。
(7)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
(8)足够量的课堂练习。
通过严格的课堂教学要求,抓牢课堂教学,把常规管理落到实处,学校质量就会得到迅速提升。
三、重视教学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分析就是对教学质量检查结果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类比较,从中找出存在问题、原因和差距。提出改进教学、加强管理的措施和建议的过程。教学质量分析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主要以学期结合月考开展阶段质量分析。首先分学科、分年级、分班级对总分、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的上升和下降进行比对,掌握学生阶段学习成绩发展趋势,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能力;其次对试题数量、质量、难易程度进行分析,对教和学的效率和质量是否合适进行分析。最后找出失败和成功的地方,确定如何改进和提高。这些过程看似重复、啰嗦的事情,但这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四、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
如何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对教学质量起着直接导向作用。学校制定了教师工作考核方案。除了以学生统一考试成绩为依据,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外,更要看取得成绩的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我们反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反对挤占语数英外的学科课时,其实你挤占了其它学科就是扼杀了学生向全面发展的空间。
五、培养合格人才,德育工作为先
抓好德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充分认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真正理解德育是关系到学生成长、国家发展的大事,增强德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校专门设置德育机构,并形成完善的管理程序,同时加强对工会、少先队、班主任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目标。学校给他们创造育人的平台,不间断开展方方面面的育人活动,因为我们要培育的是高分数好品行的学生,他们将来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把德育工作牢牢地把握在手上,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