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函数[关于if函数的基本详情介绍]

If函数应该是每位亲最早接触的函数之一,对其用法也比较熟悉,除了自身用法外,还可以与基础函数And、Or、Not以及Iferror结合使用,小技巧,却能实现大作用。

一、IF函数。

功能: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返回一个值,否则返回另外一个值。

语法结构:=If(判断条件,条件成立时的返回值,条件不成立时的返回值)。

目的:判断员工的月薪,如果>5000元,则返回高薪,否则返回空值。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G3>5000,"高薪","")。

解读:

如果当前单元格的值>5000,则返回指定的值高薪,如果≤5000,则返回空值;这是If函数本身的功能,也是最基础的用法。

二、If嵌套。

目的:判断员工月薪,如果>5000,则返回高薪;如果>4000,则返回正常;如果≤4000,则返回低薪。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G3>5000,"高薪",IF(G3>4000,"正常","低薪"))。

解读:

1、用If函数嵌套判断等级时,值要从高到低依次判断,如从5000到4000,再到4000以下,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

2、除了用If函数嵌套判断外,还可以使用Ifs函数判断,公式为:=IFS(G3>5000,"高薪",G3>4000,"正常",G3<=4000,"低薪"),相对于If函数而言,减少了嵌套的次数,你认为那个更好用了?在留言区告诉小编哦!

三、If+And组合案例。

And函数的作用为检查所有的条件是否都为TRUE,如果都为TRUE,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语法结构为:=And(条件1,[条件2]……)。

目的:判断员工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如果都≥60分,则通过面试,否则不予通过。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AND(G3>=60,H3>=60),"合格","")。

解读:

从G3和H3的单元格地址中可以看出,当前值在同一行,也就是同一个人的信息。如果G3和H3都≥60,则返回合格,否则返回空值。

四、If+Or组合案例。

Or函数的作用为:如果任意参数为TRUE,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语法结构为:=Or(条件1,[条件2]……)。

目的:判断员工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如果有一科成绩≥90分,则返回基本合格。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OR(G3>=90,H3>=90),"基本合格","")。

解读:

1、如果当前行中的一个值≥90时,则返回基本合格,否则返回空值。

2、如果当前行中的两个值都≥90时,则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更精准的判断:=IF(AND(G3>=90,H3>=90),"合格",IF(OR(G3>=90,H3>=90),"基本合格","")),此时就是If+And+Or三个函数的组合应用。

五、If+Not组合案例。

Not函数的作用为:对参数的逻辑值求反,参数为TRUE时返回FALSE,参数为FALSE时,返回TRUE;语法结构为:=Not(条件1,[条件2]……)。

目的:根据员工的性别,返回男士或女士。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NOT(D3<>"男"),"男士","女士")。

解读:

如果当前值不等于男,则肯定为女,对女求反,则为男。

六、Iferror函数。

功能:检查表达式是否有误,如果有误,则返回指定的值,否则返回表达式本身的值。

语法结构:=Iferror(表达式,表达式有误时的返回值)。

目的:查询员工的笔试成绩,如果没有对应的员工信息,则返回空值。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ERROR(VLOOKUP(K3,B3:G12,6,0),"")。

解读:

如果直接用=VLOOKUP(K3,B3:G12,6,0)查询,则在查询李白的信息时,则返回N/A,为了隐藏此错误代码,需要用Iferror函数返回空值。

转载注明出处:华峰博客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