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云出生于1930年4月,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党员。抗战时期,他曾参加破坏日本鬼子铁道的秘密行动。解放战争时期,他随部队南征北战,攻打开封、解放济南、参加淮海战役。解放后,他返回老家照料老母亲。日前,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曹县磐石办事处,听老人讲述自己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9月23日,按照约定,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曹县磐石办事处李明云老人的家中。老人穿戴得整整齐齐,端坐在床边。一头雪白的头发,饱经风霜的脸颊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深深皱纹,两只眼睛深邃且明亮。老人虽然瘦削但看上去很精神。
听说你们来采访他当年打仗的事,老头子非要穿上他平时舍不得穿的白衬衣。李明云的老伴刘玉兰说,你说奇怪不奇怪,虽然他现在有点糊涂,但是只要讲起当年打仗的故事,马上精神抖擞,说起战斗经历可以谈个三天三夜。
李明云老人告诉记者,他的一生坎坷而精彩,很小的时候就参加过抗日战争。小时候家里穷,我11岁的时候就到处要饭,后来跟着姐姐生活。姐夫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秘密组织民兵去河南商丘一带破坏日本鬼子的铁道,当时我年龄小,每天负责给他们送馒头。李明云回忆说,我后来长大了一点,就跟着姐夫一起扒火车道,我们隔一段就拆几米,一共扒了十多公里。他说,当时日本鬼子在中国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大家拆起铁道来特别有劲头,根本不觉得累。
1947年8月份,年仅18岁的李明云在姐夫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入党那天我暗暗发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这一辈子都要忠于国家、忠于党。李明云回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经常打得国民党兵落荒而逃。后来,他加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二十八军八十三师。和老人谈到这里,记者非常惊讶,就是这个时常忘记自己名字的老人,却对多年前的部队番号脱口而出。有一种忠诚叫做:我忘记自己,也会记得你。
鲜血染红济南城墙
1948年,李明云跟随大部队开往开封,那是他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打仗的日子苦呀,你们现在根本体会不到,我们部队前往开封的时候,一晚上就得跑一百八十里路,有些体力不太好的战士,累得停在路边吐,吐完再接着跑。边跑边阻击国民党部队,同时还要不断挖战壕。国民党军的武器先进,狙击枪、大炮之类的都有,我们却只有步枪。可我们不怕死、不怕流血,组织上下达的任务是三天完成阻击任务,我们部队一天就把国民党军给打退了。说到这里,李明云老人神采飞扬,自豪之情难以言表。
1948年8月份,李明云所在的部队,收到了关于夺取济南城的命令。大家心里都明白,攻打号称 固若金汤的济南城,无疑是一场硬仗,为鼓舞士气,部队提出了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济南城非常难打,城墙高,上面还有国民党重兵把守。李明云回忆,国民党军用机枪往下扫射,我们的战士勇敢地冲上去,一大片一大片倒下,然后更多的战士再冲上去。战士们一个个倒在了城墙脚下,鲜血染红了土地,染红了城墙。太残酷了,城墙根上步兵的尸体堆得像小山一样,那情景我现在想起来都打颤。李明云痛苦地说,一个战士倒下,另一个又踩着尸体冲上去,战士们前赴后继,毫无畏惧。我们团有一个小战士,他才当了三天兵,还没有来得及记住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就在那场冲锋中牺牲了,我看着他的尸体,眼睛都红了。济南战役的胜利,可以说是勇士们用自己的身体铺就的。李明云老人回忆起当年战友们一个个倒下的情景,禁不住掉下泪来。
淮海战役,英勇负伤
李明云老人在淮海战役中英勇负伤,他说自己终生难忘那一场战役。
打完济南,部队奔赴徐州。李明云的政委问:同志们,累不累呀?战士们齐声回答:政委,我们不累。政委笑着说:撒谎,我骑着马都累,你们跑着怎么会不累,同志们再坚持坚持,我们今天晚上过江去吃‘烂葡萄’。听完这话,战士们一头雾水,心想在战场上哪来的烂葡萄。后来有人反应过来了,大喊:政委的意思是,我们要活捉黄百韬。战士们一听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战斗士气更盛了。
1948年11月,黄百韬兵团主力被我军合围在碾庄。我们虽然已经将敌军包围,但是攻打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的部队和黄百韬兵团隔了一条河,要想攻打过去必须过河。11月的天气,战士们穿着单衣,河水刺骨的凉。河的对岸,还有国民党军的机枪进行扫射。李明云回忆,我们的部队白天按兵不动,天一黑,战士们就把被子顶在头上悄悄过河。脚一放进河水里,浑身都打寒颤,有些士兵被敌人发现了。敌人一阵扫射,一具具战士的尸体就飘在河面上。
我侥幸活着过了河,站起来要冲锋时,左腿一疼。我伸手一摸,黏糊糊的全是血,小腿肚前后有两个小洞,我意识到我的腿被敌人的机枪给打穿了。李明云老人往上拉了拉自己的裤腿,一个硬币大小的伤疤清晰可见。李明云的老伴刘玉兰说:老李受伤的腿,落下了病根,一到阴天下雨就疼,简直比天气预报还准。
能捡回条命就是万幸了。李明云回忆说,受伤以后,后勤部队的战友把我扶到担架上,准备将我送往后方医院。天上敌人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一颗颗炸弹就在我们附近炸开。通往医院的路只有几里,却显得那么漫长。
和平年代回家尽孝
英勇作战的李明云,得到了上级的认可。1955年,部队安排他去军校学习进修,准备重用。但李明云放心不下家里的老母亲,毅然决定离开部队,回家种地,好好照顾自己的母亲。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对我疼爱有加,家里剩一口吃的也得留给我,不怕你们笑话,我吃母乳吃到了7岁。说到这里,李明云老人不好意思的笑了。
年龄小的时候,一腔热血想要参军打仗,为国尽忠,没能好好照顾老母亲。不打仗了,我也该回家尽孝,赡养母亲。谈起自己当时的决定,李明云老人说自己没有一丝遗憾。
刘玉兰深情地说:他经常给我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我听着听着泪就流下来了。老李虽然已经退伍多年,但是他对党、部队和战友有着很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