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甫春[关于李甫春的简介]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经历了荣春社的兴旺与衰落 ,荣春社是在有200多年的京剧发展史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一页,他是一个由名家艺人自己舍家办的科班,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它经历了八年抗战,三年内战,[1937年-1948年]尚小云先生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他费尽心血,耗尽家产,创办了荣春社科班,他多,快,好的培养大批的京剧人才,我为我能成为荣春社的一名学员,感到荣幸,因为我亲身经历了这段历史。

尚小云先生不惜财力,为我们聘请了各个行当的老师,在京剧界当时大有名望的名家授课,使我们学员学习了大量的京剧剧目。 下面,我把教我们各行当的老师,和他们培养的比较有代表的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 老生行的老师是蔡荣贵,王风卿,李洪春,王少芳,宋遇春,张圣禄,王泽民,陈少武等。他们培养了的演出重点弟子有徐荣奎,李甫春,张荣善,马荣祥,张荣胜,吴荣森,张荣兴,二科有吴喜玉,罗喜禄,时长英,雷喜东,马长礼等。 武生,红生,小生行的老师是,沈富贵,尚和玉,丁永利,钱富川,李洪春,宋遇春,小生老师是程继先,韩金福。 他们培养的重点弟子有尚长春,孙瑞春,王斌春,贾寿春,刘雪春,周仲春耿玉春,李长瑞,王长山等 红生有李荣轩[李金声],贾寿春等。小生李荣安,黄荣俊,王嘉春,张荣智,马荣利等。

青衣,花旦,刀马武旦行的老师是尚小云,王少卿,李凌枫,胡长泰,闫岚秋[艺名九阵风],朱圣富,闫世善,孙小华,于连泉,昆曲老师是侯瑞春[是当时昆曲名家韩世昌的老师]等。他们培养的弟子有孙荣惠,杨荣环,田荣芬,郭荣珍,陈荣兰,尚荣芳,崔荣英,二科有尚长林,李喜鸿,关喜莲,贯喜琴[贯勇]等。 净行铜锤,架子,武花脸的老师是孙盛文,,宋富亭,唐长利,范宝亭,耿明义等。 他们培养的弟子有尚长春,景荣庆,李荣威,王福春,罗荣贵,陈茂春,杨荣年,赵荣欣,蔡松春,贾寿春,赵喜文,孟喜平,于喜林等。 文,武丑行的老师是高富远,高富全,贾多才,孙小华,耿明义等。 他们培养的弟子有时荣章,方荣慈,郭荣相,钮荣亮,汪荣汉,如木春,陶龙春等 老旦的老师是罗文奎。

他培养的弟子有张荣林,梁荣甫,罗荣舫等。 腿功,把子功,毯子功,基功的老师是钱富川,陶玉政,夏德福,耿明义,赵盛禄等。 排大戏的老师是尚小云先生,蔡荣贵先生。李洪春先生,耿明义先生,宋遇春先生。

我们科班的演出,是在前门外粮食店内的中和戏院,大约六年的合同,那时是每天都演,节假日还要演日夜场,每年有五六百场的演出,在这六年是科班的最发达的时期,观众是场场必满,也是我们演出大戏最多,实践最多的时期,就在这么紧张的演出下,还排练了相当多的新编历史剧目,挖掘整理大量的传统戏。

中和戏院的合同期满后,就到达栅栏内的三庆戏院大约是四年的合同,这时的上座率就大大的减少了,但尚能维持,1947年科班就到了前门外朱市口的华北戏院演出,这时正是内战激化时期,每晚的演出,国民党的伤兵就占一大半,不买票还打人,甚至砸剧场,实在演不下去了,只得停业,二科的学生也吃不上饭了,尚先生无奈,在1948年5月2日只得宣佈荣春社科班解散,尚小云先生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慨,12年的科班就在这一句话中消失了。

北京解放出初期,我们科班所用的大小戏装,相当两份戏箱的戏装和刀枪把子,全部以两元一件银元卖给了西北剧校,[那时贺龙是西北地区的最高领导,他委派梁华侬先生为西北剧校的校长]卖剧装时是在原来的长安大戏院,我们几位老同学有田荣芬,茹木春,景荣庆和我,还有尚先生都是含着眼泪,清点着戏装这是我们曾经用过的,我们熟悉的的戏装,它不再属于我们,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是酸酸的。从科班成立到科班解散,我是亲身经历了它的兴旺与衰落的见证人。

荣春社不在了,尚小云先生也去世了,但荣春社的历史还在,我们还在,我们还在继续传承着京剧艺术,现在我们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走向了世界各个国家,桃李满天下,我深信京剧艺术之花,像它的服装一样五彩斑斓,绚丽多彩,永远站立在世界艺术舞台上。 荣春社是我的童年,荣春社永远在我心中。

转载注明出处:华峰博客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