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在职场,以情商高当作夸人的最高荣誉,而在我国古代,情商高的人比比皆是。
史书记载:三月,雨雪。苏味道以雪为瑞,百官入贺。殿中侍御史王求礼止之曰:三月雪为瑞雪,腊月雷为瑞雷乎?由是观之,腊月雷不是瑞雷和三月雪不是瑞雪一样,乃是常识。这似乎也有天人感应的迷信色彩,其实却是从诸多自然现象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冬雪杀百虫而兆丰年,腊月雷却使百虫死而复苏;春雷应时而动,唤醒世间万物,三月雪却是倒春寒,何瑞之有?
苏味道是武周时期的宰相,人称苏模棱。处事不宜明白,但模棱两端可矣,他是以此为座右铭又常以此夸耀于人的。不辨三月雪是灾是瑞,似乎就是他模棱的实证了。但细细推敲,却全然不是如此。苏味道不是真糊涂,而是装糊涂;苏模棱也不是真的模棱两端,而是自有一端的。要不,在王求礼明明白白地指出春雪是灾而不是瑞时,他何以还要一意孤行,率文武百官入贺祥瑞呢?
苏味道面临的其实还不仅是瑞与不瑞、贺与不贺之间的棱。
三月雪为灾,如实奏报,自是龙颜不悦,颇煞风景。何况武则天本来就有谋权篡位之嫌,需要有天人感应之类的东西遮人眼目,以示她坐上皇位,乃是顺天承运。为此着想,自然得入贺祥瑞。但三月雪毕竟是灾而不是瑞,若为国计民生,就得如实奏报灾情,提出相应对策,并率文武百官深入基层,赈灾救灾,这才是为民造福,这才是民之祥瑞。一边是取悦于君,一边是造福于民,介于这之间的棱,就是隐藏在瑞与不瑞、贺与不贺之后的棱。在这条棱的面前,苏模棱也是一点儿也不模棱的,他只要取悦于武则天。
苏模棱常以模棱两端夸耀于人,可见模棱自有模棱的市场。然而,对于那些号称模棱或貌似模棱的人,却得用这种棱去试试,看他到底模棱不模棱。
与苏模棱相比,王求礼自是棱角分明。仅是三月雪为瑞雪,腊月雷为瑞雷乎的诘难,或许就使人感到尖刻,而在味道不从之后,更是锋芒毕露。史书是这样续记的:既入,求礼独不贺,进言曰:‘今阳和布气,草木发荣,而寒雪为灾,岂得诬以为瑞!贺者皆谄谀之士也。’太后为之罢朝。这王求礼不仅将苏味道心中的小旮旯和盘托出,也不给跟着苏味道入贺祥瑞的文武百官留面子,还扫了武则天的兴,真不愧是谔谔之士!
王求礼和苏味道之间也是有着一条棱的,武则天面临的恐怕就是这样的两难抉择。
而同在职场,以苏味道和王求礼的官位来衡量,似乎苏味道的情商更容易达成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