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最热的一个词叫进城买房。
那些只有节假日才会车水马龙的县城,那些只能靠游子回家才能繁华的地市,靠农民进城、返乡置业这两个概念,楼市体量迅速扩张。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3382元每平,同比增长达8%,如果剔除一线、二线城市的数据,三线及以下城市均价高达10885元每平。
不过,从今年开始,我们不难发现,进城买房、返乡置业的人变少了。
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今年的春节、清明、端午等假期,历年都是农民进城买房、外流人口回家买房的黄金时间,然而,今年假期全国三线以下城市的楼盘去化率,下跌幅度达到了20%-40%之间。
此外,棚改货币化安置进一步收紧,除了货币补贴的比例下降之外,今年各地的总量加起来只有285万套,这进一步拖累了中小城市的房地产销售面积。
事实上,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的光棍儿数量。
中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近日发表演讲称,我们面临的人口问题是性别比例失调,虽然第三代婴儿潮没有出现,但是光棍潮已经来临。
根据梁中华的测算,目前中国光棍数量有4000多万,其中农村地区就有3000多万。
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不知道专家的统计来源是基于调查还是其他渠道,但在农村地区的光棍儿,居然占到了的四分之三的比例。
为什么说农村光棍儿多,会影响到进城买房呢?
答案很简单,婚房永远是拉动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其他的刚需改善房、养老房,包括学区房,都不是楼市的核心驱动力。
数据显示,2000年之前我国每年结婚登记维持在900万对左右,自2005年以来登记人数持续上升,在2013年时达到了最顶峰的1300万对,这期间恰恰是楼市体量膨胀最大的一段时间。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农村的光棍多,不想结婚也好,没钱买房也罢,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部分人不可能把积蓄再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中,进城买房和返乡置业的规模自然会下降。
基于此,梁中华认为,楼市将出现明显变化,用八个字来概括:整体回落,结构分化。
根据全国各城市人口流动的方向统计,虽然进城买房的人减少了,但这部分群体一直在向核心城市去集中,比如省会城市、双子星城市。
因此,专家预计,未来的抢人大战会加剧,哪些城市拥有持续的人口流入,哪些城市才会在未来的楼市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人口与房价的变动,楼市结构的演变,都是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大城市的人口、商业、科教文卫资源集聚,小城市呈现出收缩,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显著变化,像2016年前后那样的房价普涨行情,以后很难再会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