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我国的总体冷空气比较频繁,特别是北方,冷空气出现的范围很广,在这样的天气下,各地的菜农都担心自己辛苦种植的蔬菜会遇到冻害,为此全力做好保温措施。虽然冬季的蔬菜都是种植在棚室里,但在管理上疏忽的话,很容易遭遇冷害,尤其是那些喜温的瓜类蔬菜。就拿黄瓜来说,要是因为低温导致植株受冻,光合作用就会变弱,整体也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导致死亡,这对菜农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黄瓜冷害的原因
黄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30度,在25-30度时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如果温度低于5度就会受到冷害,而低于0度会导致植株死亡。因此,黄瓜发生冷害,就是因为温度较低,而温度下降的速度越快,黄瓜的冷害情况就越为严重。要是气温下降的比较缓慢,冷害的症状较轻,但在低温后遇到晴朗天气,也会使冷害情况加重。
如果黄瓜在苗期遇到冷害,大多是因为育苗温室里的温度比较高,在幼苗突然遇到冷空气的袭击时,就会发生冷害,哪怕时间短也会遭遇此害,不过只会伤害到子叶的表皮。要是给育苗室增温,病斑依然是存在的,但真叶长出来后就是正常的,因此幼苗还是可以继续生长的,只要适当的提高育苗室的温度,在放风时不要太猛就行。
要是发现黄瓜的叶子上出现了虎斑状,主要是因为室内温度在升高时,突然又遇到冷空气造成的,这是黄瓜比较常见的一种冷害,菜农们称这是闪着了。在发生冷害后,病斑不会马上出来,在冷害过去数天以后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温度低于0度,主要是温度或湿度突然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天气转暖时,没有及时开缝控制温度造成的。
在黄瓜成株期时,如果植株黄化不长,同时伴有萎蔫的症状,是因为土壤的温度过低导致的,这会让根部失去吸收营养的功能。通常是发生在连续阴雨天气后,土壤越是湿润的地方,萎蔫的植株也就会越多,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给棚内增温,但避免出现晚上温度高于白天温度的情况,另外对于这样的植株是不能浇冷水的,如果很干的话可以浇点温水,否则土壤的温度会变得更低,冷害自然也会加重。
当黄瓜的茎或瓜条发生开裂现象,是因为茎部和果实的局部受冻造成的,黄瓜的表皮细胞或组织已经被破坏,所以不能继续再生长,但没有受到伤害的组织还在增大,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是茎部开裂的情况不严重,不会给植株的生长带来大的影响,之后也会慢慢的愈合,要是没有办法愈合就会影响到黄瓜的品质及产量。
黄瓜冷害的防治
如果遇到连续阴天的情况,植株也出现了萎蔫现象,一般是不能浇水的,要是土壤干旱的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在晴天两三天后再浇水,在浇水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冲施营养水溶肥,这样受冻的组织也会快速的恢复。另外在天气变晴时,对于因为低温受到冷害的黄瓜,应该及时在叶面喷清水,来补充蒸腾所需要的消耗。连续阴天后突然变晴,要避免强光突然照射,可使用回苫的方法,同时打开风口,让棚内的温度可以缓慢的增加。
当植株出现黄化,生长点也受到伤害时,可以在植株的叶面进行施肥。首先要让植株的长势尽快恢复,可使用芸薹素、S诱抗素来补充植株所需要的营养,同时在叶面上喷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0.5%蔗糖,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两三次即可。
如果是因为长时间低温,导致黄瓜出现花打顶或化瓜的现象,应该适当的处理掉一些幼瓜,来使枝蔓可以伸长,要是生长点死亡,可以把龙头摘掉,让侧芽可以进一步萌发。同时加强水肥的管理,避免叶子出现早衰现象。在茎端青枯后加强水肥的管理工作,可以使主蔓原来的叶子光合作用进一步延长,更有利于黄瓜的生长。
当黄瓜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后,营养一般是比较充足的,也会长出更多的侧枝,回头瓜也会大量生长,但侧枝上的瓜品质会比较差,所以就要对侧枝进行摘心,让产量的高峰期延长。在缓解后期,可以结合滴灌小肥水,来进行一次防控,每亩地施用150毫升嘧菌酯悬浮剂+500毫升噻唑锌悬浮剂+500毫升氨基酸,来增加植株的抗逆性,让植株可以健康的生长。
黄瓜发生冷害和冻害不同,如果冻害只是局部受到伤害,在气温回暖之后,植株长出新的组织就可以补救,但要是大部分的叶子和生长点受到损害,就没有办法救治了。冷害不同,哪怕温度没有在0度以下,也会影响到黄瓜正常的生理活动,虽然冷害不会给细胞结构造成伤害,但会影响到植株的发育和生长,导致植株出现异常或畸形,要是补救的措施得当,在气温回升以后,有些冷害也是可以得救的。
想要避免黄瓜在种植时出现冷害,应该在立春前少施氮肥,同时控制浇水,避免出现徒长现象,这样幼苗的抵抗能力会降低,冷害也就更容易发生了。定植时可以使用嫁接苗,通过调查发现,要是在同一个温室里的黄瓜,未嫁接苗的植株全部萎焉率达10%以上,而嫁接苗只有10%左右。
说到底,黄瓜发生冷害还是跟低温有关,所以菜农们应该在冬季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发生冷害的情况,虽然之后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但黄瓜也会因此而受到很大损耗,也有可能因此直接死掉,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量和品质,那么菜农的利益也会受损,所以最好提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