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多家族只能追溯到明代,但睢县许氏家族却可以追溯到唐宋,堪称千年巨族。睢县许氏又称睢阳许氏(明清,睢州置睢阳卫,睢州又称睢阳)、襄陵许氏和古襄许氏等。
一、睢阳忠烈许远后
睢县许氏是唐朝睢阳太守许远之后裔。许远(709—757),浙江杭州盐官人(今浙江海宁)。唐朝安史之乱,许远与张巡协力守睢阳,坚守数月,终因外援不至,城破被执,后被叛军杀害。玄宗念其功劳,诏赠荆州大都督。图像于凌烟阁,敕建双忠庙于睢阳(现为张巡祠)。家乡海宁县城中亦建双忠庙以奉祀。许远死后,葬于今偃师城关镇西寺庄村以西。
二、襄邑新地衍巨族
北宋时,许远后代迁至襄邑(今河南睢县),枝繁叶茂,人才辈出。许远长子玫官拜婺州司马,次子许现后裔有居住浙江海宁,许儒迁往安徽歙县许村发展壮大,自成一派。许玫子源袭授世官擢考功知诰,值宦官擅权,遂解职归放,尝与自居易结社。源子德、贤。德世居武林。贤子理正,理正子普。北宋时,许普因避乱迁居襄邑(今睢县)。许普孙许齐娶了兄弟状元(宋庠、宋祁)的姐姐,从此家族文风日盛,其子许拯中进士。许普后裔承继祖德,英才辈出。许齐为宋诰封大中大夫;许拯,字康伯,以通三经登第,御赐五品服,以奉议郎致仕。
今许氏故居所在地
三、状元宰相人才出
(一)祖孙状元
许安世,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状元。许安世师从丁宝臣,以诗文为欧阳修、王琏等文坛巨匠所称重。中状元时,年仅二十七岁。许安世入仕后,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享年四十四岁。苏轼曾解衣为之助葬。许安世为人豪爽,亦曾从学于陆游之父陆佃,陆佃十分赞赏他的才能,对他的去世十分惋惜。许克昌,许安世侄孙,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庚辰科梁克家榜进士第二名。许克昌举进士时本来名列第一,因有官职在身改第二,堪称半个状元。累官右正言。当时松江新泾塘屡受海潮冲刷,许克昌请示朝廷后设立围堰,缩小了海水浸蚀面积,受到百姓的赞扬,是水利学家。
(二)宰相
许翰,元祐三年进士。宣和七年,召为给事中,为书抵时相,论中书舍人孙傅不当黜,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靖康初,复以给事中召,除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擢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以病求去,出知毫州。高宗即位,李纲举荐,拜尚书右丞兼权门下侍郎。以论李纲、宗泽不当罢职、陈东不当诛,忤执政黄潜善,求去,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复落职。绍兴元年,召复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辞不就。三年卒。许翰正直不阿,深通经术,发为文章,劲气凛然,著有《襄陵文集》。北宋末、南宋初,范浚、许翰、许忻、萧楚等人创立范许学派的学派,也称范许诸儒学派。
(三)文学家
许顗,字彦周,出身官宦世家,与兄许颜同时登第。顗任永州军事判官。顗工诗善画,通禅理。见《四库提要辨证》卷24、《宋诗纪事》卷43。许顗因慕晋朝周顗之为人,故名顗,字彦周。是集以其字名。有《彦周诗话》行于世,在宋人诗话中可谓上乘。所论述之事,多有根底;品评之诗,颇具己见。其故居诗话楼在襄台旁。另有许昌龄、许安仁、许忻、许玠等皆有传。
四、名人撰文咏许氏
清朝时,张伯行在给《睢阳许氏族谱》做序时写道:竟有宋人序铭十数篇,皆出自名家,世所罕见。有齐公立家谱自序文,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序文,宋元献公(宋庠)、宋景文公(宋祁)序文,司马文正公(司马光)赞文,邵安简公(邵亢)序文,李邯郸公(李淑)序文,陆陶山公(陆佃,陆游祖父)铭文等,皆名篇也。王安石撰有《许氏世谱序》,为睢阳太守许远后的另一支许氏的家谱。
五、襄陵许氏代有人
许安世中治平四年(1067年)状元,家母弟安石、安雅、同祖弟翰、忻、安仁皆登进士第。靖康之难后,仅留许安世后裔留守坟茔,今散居在睢县、民权、商丘睢阳区、兰考、宁陵等县区的只是许氏家族中的一支,明清许氏家族有进士、举人,其它迁居南方。许克昌的后代许湄、许王猷和许世墉为清代进士,其中许王猷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往期回顾
开封市的世家大族
开封杞县的世家大族
这里是河南出学霸最多的县城,郑州、洛阳、郸城怎么看?
睢县的汤王袁蒋堪比《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
明清时期,睢县四大家族之蒋氏家族
这里是河南状元最集中的地区,跨度长,人数多
宋中(商丘)自古龙兴地,这里是中国诸多创业帝王的老家
明末清初,那些影响国家走向的商丘英杰们
明清睢县四大家族之王氏家族
商丘的那些学霸家族
河南这里出现父子状元、祖孙状元等学霸家族,背后隐藏千年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