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进入腊月,年味应时而来,那缓缓飘来的年糕香味就像是过年的前奏。
临近春节,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四合墩社区柳塘庄组一家做年糕的老作坊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黄安田是这家老作坊的老板。据了解,这家老作坊做年糕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由于年糕做得特别香糯,深受群众喜爱,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
从凌晨2点忙到晚上10点,年糕供不应求
黄队长,我订的年糕啊好啦?
拜烦咯,已经蒸上了,马上就出锅!
1月12日一大早,冶山街道四合墩社区居民黄元朝就来到黄安田家买年糕,因为黄安田又是四合墩社区柳塘庄组队长,社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呼这家做的年糕叫黄队长家年糕。
冶山有不少家做年糕的,但是‘黄队长’家的年糕香糯可口,在当地小有名气,周围老百姓宁愿多跑路也喜欢上这儿来。黄元朝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竖起大拇指夸赞。
记者寻着说话声朝厨房走去,黄安田和老伴屠本红正忙活着制作年糕。只见黄安田将事先准备好的米粉慢慢筛入制作年糕的专有磨具中,再轻轻盖上一层纱布,随后又倒扣在笼屉上,老伴屠本红则接过笼屉将其放入锅中蒸煮。没过几分钟,一笼屉的年糕就出锅了,空气中弥漫着年糕的香味,记者应邀拿起一块品尝,口感软糯,弹劲十足。
这个时候是年糕销售的旺季,每年自腊月十五至大年三十我们都比较忙,最忙的时候每天要从凌晨2点忙到夜里10点,一天年糕的制作量都是一千斤往上跑。昨天天长市金集镇的一个零售商刚下了500斤的订单,加上周边居民群众前来购买,每天供不应求。黄安田的儿子黄胜利如是说道。
十多道工序,做出记忆中的那年糕
俗话说:年糕年糕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高。年糕,寓意喜庆、祝福、发财、高升等美好愿望,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但别看只是小小的年糕,制作起来却需十余道工序。
年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但都用糯米会太黏,这里面就要讲究技巧和比例了,制作年糕时糯米与大米的比例按7:3,这样制作出来的年糕口感更好。黄胜利告诉记者,制作年糕,不光比例要把握好,后续还要经过淘米、浸泡、微晾、磨粉、打水花、搓揉、塑形、蒸煮、晾干等十多道工序。
原来这一片有八九家年糕作坊,现在只剩三四家,制作年糕又苦又累,挣钱也不多,手工作坊也就越来越少了。家里开始制作年糕的时候,我自己还是个小伙子,如今我女儿都十多岁了。坚持了这么多年,也有感情了。黄胜利如是说。
这年糕好吃,是记忆中的老味道,以前就常买。张大妈是这里的常客,她告诉记者,这里做的年糕,大人小孩都爱吃,但如今,会做这种年糕的少了,希望有人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蒸年糕吃年糕 年糕里蒸着年味道
从清晨到傍晚,随着年糕出锅的香味不断,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购买。
一块掌心大小、四方四正的雪白年糕,饱含了浓浓的年味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记者在现场看到,每块年糕上都有制作的小巧思,有的能看出精美的图案,有的则印有一本万利三元吉地等吉祥语。
过年吃年糕,寓意着工作和生活‘年年高’,随着新年的临近,年味更浓了。黄胜利告诉记者,由于年糕价格实惠,每斤售价仅5元钱,加上口感香糯,深受大家喜爱。最近订单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是宁夏、四川、贵州等地的食客,以前来六合探亲时吃过这里的年糕,就念念不忘了,现在都会托亲戚朋友买了寄过去。最近他们都在加班加点制作,争取让更多的人在过年期间品尝到这道美食。
来源:六合区冶山街道、六合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