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辣子是什么虫(洋辣子是什么)

刺蛾俗称洋辣子、刺毛虫,属鳞翅目,刺蛾科。国内已知100余种,大部分种类分布几乎遍及全国。重要的有黄刺蛾 、褐边绿刺蛾 、丽绿刺蛾。幼虫粗短,蛞蝓型,长有毛疣或枝刺,无腹足,化蛹前作石灰厚硬茧。初龄幼虫只食叶肉,残留表皮,大龄幼虫食叶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将叶片吃光,是园林植物主要多食性食叶害虫之一。

常见刺蛾种类

(丽绿刺蛾)

(黄刺蛾)

(扁刺蛾)

常见刺蛾的生活习性

黄刺蛾。华北1年1代,华东、华南1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翌年5~6月间化蛹,6月出现成虫,6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有趋光性。卵散产或数粒相连,多产于叶背。每雌产卵50~70粒。幼虫共7龄。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在叶背取食叶肉,4龄后取食全叶。第2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大量出现。

黄刺蛾的天敌有上海青蜂和刺蛾广肩小蜂等,其幼虫及蛹被寄生率较高。

丽绿刺蛾。华东1年2代,华南1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上、树干基部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成虫具有趋光性。卵多块产于嫩叶背面,十多粒或数干粒呈鱼鳞状排列,上覆盖一层浅黄色胶状物。低龄幼虫群集性强,3~4龄分散为害,共8~9龄。6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为第2代为害期。

刺蛾的防治方法

园林技术防治 园林设计时注意增加植物多样性,形成乔木、灌木、花草多层结构,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可减轻为害。在株际空隙处,应进行冬耕、翻晒,去除土中或树上的虫茧。平时应注意摘除卵块、剪除幼虫群集的叶片,直接捕杀龄期较大的虫体,并将卵块、虫茧及剪下的枝叶放人纱网中,让寄生蜂羽化飞出,以保护寄生性天敌。

灯光诱集 成虫期在苗圃等生产场地可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但晚上有人活动的公园、城市绿化带等不宜使用黑光灯。光源离地面1.5m,上方架设防雨罩,下方装集虫漏斗、杀虫和集虫装置。直径300m范围内无高度超过6m的建筑物和丛林,距路灯等干扰光源300~350m。从当地最早见虫年份的成虫初见期前10d开始,至常年成虫终见后10d结束。每天天黑前开灯,天明后关灯。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在除茧时注意保护寄生蜂类天敌,如青蜂、姬蜂。在幼虫低龄期选用每克100亿活芽孢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或每毫升100亿活芽孢悬浮剂,在潮湿条件下喷雾使用(蚕桑区严禁施用)。

化学防治 在幼虫幼龄期,可选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1500倍液+2%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或2%苦烟碱乳油1000~1500倍液、或选用吡虫啉、功夫聚酯、联苯菊酯等交替喷施,共2~3次,注意喷施均匀。

转载注明出处:华峰博客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