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DeepSeek(深度求索)和天工(TiKong)AI工具组合成原创音乐生产线,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多环节AI协同创作。该方案分为6个核心环节,结合双方技术优势形成完整工作流:
一、前期创意生成(DeepSeek主导)
- 歌词创作
- 使用DeepSeek-V3的128K长文本能力生成多版歌词草稿
- 输入风格指令(如"中国风+电子融合")+ 情感关键词(如"赛博朋克式孤独")
- 通过「多轮筛选-优化」模式迭代歌词版本
- 曲式结构设计
- 用DeepSeek分析Top100同类型歌曲的ABABCB结构规律
- 生成带时间码的曲式框架建议(如"主歌1(0:00-0:45)-预副歌(0:46-1:05)")
二、音乐制作(天工主导)
- AI编曲
- 将DeepSeek生成的歌词/结构导入天工AI音乐平台
- 选择「智能配器」功能自动生成:
- 和弦进行(支持自定义调式如Dorian模式)
- 多轨MIDI(区分主奏/铺底/节奏乐器)
- 智能混音
- 调用天工的「AI母带处理」模块:
- 自动平衡频段(特别优化人声与合成器的冲突频段)
- 动态控制(针对EDM类音乐强化瞬态响应)
三、人声合成(双系统协作)
- DeepSeek文本转演唱
- 将歌词转换为VSinger可用的XML格式
- 标注气口/转音等演唱细节(如"『曾经』二字加入0.3秒颤音")
- 天工声库渲染
- 接入TiKong虚拟歌手引擎:
- 选择声线(提供20+预置音色,支持音色融合)
- 调节情感参数(愤怒值/悲伤值等维度量化)
四、智能优化(闭环系统)
- DeepSeek质量检测
- 音频转文字反向校验歌词匹配度
- 基于音乐理论分析和弦合理性(如检测Ⅴ-Ⅰ终止式使用频率)
- 天工A/B测试
- 自动生成3个混音版本:
- 电台版(增强人声)
- 流媒体版(-3LUFS响度)
- 沉浸式版(空间音频适配)
五、生产增强技巧
- 风格迁移技术
- 用天工「风格转换器」将民谣编曲转为Future Bass
- DeepSeek同步调整歌词韵脚密度(从每句3韵增至5韵)
- 动态母语适配
- DeepSeek翻译歌词后
- 天工自动调整音节时值匹配新语言节奏
六、产出管理
- 版本控制
- 用DeepSeek生成版本说明文档(含BPM/调性/创作日期元数据)
- 天工自动生成30秒/全曲/伴奏版多格式输出
- 版权辅助
- 双系统交叉检测旋律相似度
- 生成原创性报告(含8大音乐特征指纹)
效率对比表
环节 | 传统耗时 | AI产线耗时 | 质量提升点 |
---|---|---|---|
作词 | 8小时 | 1.5小时 | 韵脚多样性+300% |
编曲 | 3天 | 4小时 | 和弦非常规进行使用率+40% |
混音 | 6小时 | 25分钟 | 动态范围达标率92% |
注意事项:
- 需人工参与关键决策点(如副歌记忆点确认)
- 建议保留AI生成中间文件(如分轨MIDI)便于修改
- 每周更新两个系统的模型版本(音乐类AI迭代速度极快)
该方案已在测试中实现单日产出3-5首广播级成品音乐,特别适合短视频BGM、游戏配乐等需快速生产的场景。可通过搭建本地化部署版本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