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华峰博客 131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尹威华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尹威华在汶川地震救援现场。梅清海 摄

明天就是汶川地震发生整整十周年了。

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我曾有不下十个硬盘存档资料,其中标签为2008年抗震救灾的移动硬盘,尘封近十年未打开过。究其原因,是对生命敬畏,亦或内心脆弱。

十年前,我在白求恩军医学院担任新闻干事,曾作为心理支援队的一员参加过汶川地震的救援,在灾区我看到的不止是受灾群众身体的伤痛,还有他们心理所留下的创伤。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震后映秀镇。高建全 摄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十几万救灾部队官兵临危受命,陆续奔赴灾区实施救援。

前方消息不断,后方每个人的心也悬着。师生的请战书像雪片一样飞到学校各级领导案头,有满头白发的专家教授,有家在四川的年轻学员。

我要去救灾!这是当时大家共同的心声。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官兵为灾区人民捐款。尹威华 摄

记得当时有的小朋友把存钱罐打碎,让奶奶陪着把钱全捐了。一个家庭并不富裕的老干部捐款1万多,十年前的1万多,不是个小数目。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5月30日晚,上级通知组建卫生防疫队,随时听令赴川。当夜人员物资全部就位,可名单全是教员专家。急得我半夜12点给两位前指领导打电话,不放心又编了一条一百多字的申请短信。忐忑一夜无眠,没想到第二天早晨接到批准通知,缘因一名队员家里临时发生变故。

后来,我是顶着别人名字,背着人家的背囊进的四川。

待命,待命,队员们恨不得马上插上翅膀飞到灾区。领导们每天接到队员无数电话,都是同一个问题:咱们什么时候走?

6月8日,先遣医疗队终于出发了。看着飞机升空,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走了!幸好没等太久,我作为心理支援队一员,6月13日也如愿以偿飞往成都。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斑驳的山体、倒塌的房屋、简易的帐篷,灾区群众充斥着木然、呆滞和痛苦的表情……

从双流机场出来,视线所及都是这样的场景,大家都心情沉重、异常沉默,大地震破坏造成的灾情超乎想象。

更严重的在后面,有两个场景一辈子忘不了: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青川县红光乡某村被山体滑坡深埋。尹威华 摄

一是被地震的强大威力所震憾。

青川县红光乡一个村被山体滑坡深埋。石坝乡一座山被削掉半边,上百吨巨石像抛篮球一样隔着深山峡谷从山上被抛到了山对面。

路过那里,我们只看到暴露的新黄土、滚石和堰塞湖,看不出人类生存痕迹。我第一次感觉到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中国军人奋战在汶川。谭超摄影

二是灾区人民承受的巨大痛苦。

在安县黄土镇安置点遇到一位72岁老人,儿女子孙都在这次地震中遇难,只剩下她一个孤寡老人,每次脑海中闪过她那木然的眼神,心里就有一种撕痛般的感觉。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先遣医疗队3位主任走村入户巡诊。佚名 摄

先遣医疗队3名主任受领任务时,得知青川余震不断,环境最艰苦、最危险,他们强烈请战到青川一线。

5月25日青川发生余震,让损毁严重的青川县人民医院雪上加霜,只能在一块庄稼地搭建一排简陋帐篷临时为灾区群众免费救诊。三位作为骨干补充到大学医疗队,投入到繁重琐碎的医疗救治和恢复重建中。

在青川战斗46天中,他们一直在救治伤员,其中王丽君同志本身就是一名乳腺癌患者……

抗震救灾1个月时,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灾区群众阶段已经过去,按照心理学规律,重大灾害后1-3个月是心理问题爆发高发期,灾后心理救援迫在眉睫,越及时效果越好。

可初到灾区时车辆保障困难,动辄几十公里没车又寸步难行,心理支援队只能租车前往。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灾区天气变化无常,一会烈日当头,一会倾盆大雨,昼夜温差大,地震次生灾害随时可能发生。

记得有一次去北川擂鼓镇,行程大半时又遇瓢泼暴雨,雨刮器开到最大档都看不清道路,出租车司机吓得脸色苍白。刚出阵雨区,听到后面一声巨响,几百斤石头砸在路中央。

第二天,包的两台出租车司机打死不干了。

心理支援队里除了我,其他人都来自北方,不适应四川气候,很多战友轮流着感冒发烧,蚊虫叮咬全身肿胀起脓疱,但只要出任务马上就欢快起来。

作为随队新闻干事,有一个人、一件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资料图:李月(中)在四川卫视频道宣传片中和演员们一起表演。

一个人是李虎。

很多人都熟悉芭蕾女孩李月,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是李虎把她救出来的。

当时李虎带领第三救援小组,扛着200公斤重器材,穿行北川县城错乱交织的危楼和废墟寻找幸存者,在曲山小学发现了左腿被整幢教学楼承重墙压住的李月。

可勘测现场救援器材无法使用,李虎冒着余震和次生灾害危险,第一个钻入缝隙用双手快速刨废墟救李月。终因压迫时间过久,医生诊断截肢救援。

李月救出来了但是腿没保住,李虎很是自责,彻夜难眠,但大家都知道他已经尽力了……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一件事叫二次掩埋。

青川木鱼中学在地震中伤亡惨重。经多次实地调研和科学论证,遇难学生首次掩埋太浅容易暴发疫情,必须进行二次掩埋,执行任务的是某炮兵团官兵。

很多家长知道后都赶来隔着警界线观望,面对大量被挖掘出来的高度腐烂尸体,耳边充斥着灾区群众失去亲人的哭喊,再加上炎热高温条件下的高强度劳动,战士们心里很不好受。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心理支援队的视线从未离开过灾区群众,特别是灾区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

在青川,心理支援队曾3次上门为青川高级职业中学的94名高考学子进行考前心理调适,引导考生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冲击高考。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在辅导过程中,心理支援队发现老师群体容易被人忽视。

少数老师比一般受灾群众心理创伤还严重,他们不仅要面对失去家园、亲人和学生的痛苦,还要忍受来自家庭和社会、学生和家长的多方压力。

在灾区8月1日即将全面复课之际,心理支援队及时调整,为青川县100余名中小学老师进行心理辅导和培训,帮助老师们走出心理余震。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6月28日,医疗突击队临危受命挺进因余震不断道路未通的漩坪,走村入户巡诊送药。在漩坪7天中,医疗突击队爬山涉水100多公里,为670余名群众巡诊和67余名救灾官兵进行全面体检。

出于新闻人本能,我当时再三申请,强烈要求跟随保障、全程拍摄,但未获批准,留下我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唯一遗憾。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一条条街道、一座座乡村民寨、一堆堆废墟瓦砾……

为了确保灾后3个月疫情高发阶段无疫情,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卫生防疫队员不管博士、硕士都成了战士,不管男兵、女兵都成了防疫兵。

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防护服闷出痱子、不怕杀虫剂和漂白粉强烈的刺激味,卫生防疫队员们每天对青川县乔庄镇全区23个居民安置区的卫生死角和重点部位进行消杀灭,对3个自然村300余户的饮用水、食品卫生等十余项指标进行逐项调查,耐心指导灾区群众搞好个人和饮食卫生。

5月25日青川余震(青川余震的影响)

8月12日,作为全军第二批抗震救灾部队,白求恩军医学院6支队伍从青川回撤。

写下这段历史,我与一起并肩战斗的领导、专家和兄弟姐们联系,无不都说梦回每天数次大小不等的余震,坐到床板上都会有强烈震感等场景,无不都有一个共同体会:时间太短,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完;能力有限,一些工作没有做到更好。

谨以此文,缅怀十年前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们,致敬十年前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的人们。

十年了,我们在成长,人民在奋斗,祖国在强大。

本文图片摄影:尹威华 梅清海高建全 王伟 佚名 等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尹威华

整理:宋洋 王兆宇

编辑:李响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