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宋有狙①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②其家口③,充狙之欲。
俄而④匮⑤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⑥之曰:与若⑦芧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
- 狙:猕猴。
- 损:减少。
- 家口:家里人的口粮。
- 俄而:一会儿,不久。
- 匮:缺乏。
- 诳(kuáng):欺骗,哄骗。
- 若:代词,你、你们。
- 芧(xù):橡果,也叫橡实、橡子,是橡树的果实。
译文
宋国有个饲养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的猴子成群,他能够理解猴子的心意,猴子们也能懂得他的心意。这个人减少家里人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需要。
不久,他家里的粮食不够了,他打算限制猴子们的食物,但是担心猴子们不顺从自己,就先哄骗猴子们说:我给你们橡果,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这样足够吗?猴子们听了都跳起来,非常生气。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橡果,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样足够吗?猴子们一听都趴在地上,十分高兴。

文言知识

说损:损的本义是减少。如上文中的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又如《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损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损失,丧失。如《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又如损兵折将。
- 指伤害,损害。如《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又如损人利己,损公肥私。
文化常识
朝三暮四与朝秦暮楚
朝三暮四的故事在《庄子·齐物论》中也有记载,现在作为成语。
朝三暮四与朝秦暮楚均含贬义,现在经常被人混用,其实它们的原意是有区别的。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名义上改变而实际上不改变。
朝秦暮楚,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大国相互对立,时常打仗。临近的小诸侯国时而依附于秦国,时而又依附于楚国。用来比喻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但是后来朝三暮四也被用来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封侯挂印
猴的寓意
在传统文化中,普遍认为猴是吉祥物。因为猴与侯谐音,所以由此产生了很多的吉祥的图案。
- 封侯挂印: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或者一只猴子摘取挂印,寓意加官进爵。
- 马上封侯: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寓意很快得到提升。
- 辈辈封侯:一只大猴背一只小猴子,背与辈谐音,寓意世世代代都能得高官厚禄。

猴的成语
猴年马月:泛指未来的岁月。
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尖嘴猴腮: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沐猴而冠: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没有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出处
战国·列子《列子·黄帝》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