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起古时不同时代的文学,都会拿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体裁来象征一个朝代,尤其是那些大一统的朝代,都有海量的文学作品来展现自己的风采。例如前有汉魏的赋,盛唐的诗,后有元朝的杂曲,明清的小说。夹在其中的就是历史地位略有尴尬的宋朝,以及名声甚至远胜过所在朝代历史地位的宋词。

坦率地讲,作为一个天生具有大一统追求的现代中国人,我是不太喜欢宋朝这个时期的。相比于锐意进取威震四海的汉唐,宋朝确实缺少让后世子孙为之自豪的文治武功。以至于我虽然很喜欢宋词,却一直没有像对待唐朝诗人一样真正地去了解去认识每位词人背后的故事。毕竟只要想真正认识一个在当时时代颇有影响的文坛巨匠,就不可避免地会接触、研读那些颇为屈辱的历史。

《诗酒趁年华—三百年的宋词王朝》,以二十位宋代词人为线,通过他们的一生,缀起三百年宋词江湖的故事。从不想做皇帝却不得不做皇帝的南唐后主李煜,到南迁之后悲愤喊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女词人李清照。从一生尽忠报国,志在直捣黄龙的岳鹏举,到悲吟鬓已星星也,与故宋王朝一起老去的蒋捷。我沉浸于书中,沉浸于那个悲欢离合总无情的风雨飘摇的朝代,沉浸于那个被晏几道称之为病世的偏安王朝。

在书中苏东坡不再只是那个被我熟知的一切困苦都完全不放在心上的豪迈大胡子,而是一个在政治上颇有追求、生活中颇有情调、亲情上颇为依赖的立体的人。他有刚中进士时的春风得意,也有乌台案发时的落魄潦倒,有初到黄州时的谨小慎微,也有寄情山水后的物我两忘。得益于作者自然、流畅的文笔,苏东坡的一生追求与颠沛像画卷一样活现于眼前。苏轼毕竟不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李白,他虽然豁达开朗,但与尘世的羁绊明显还是多一些,但也正是这些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俗与他内心抑制不住的仙气夹杂在一起,才有了这个在中华文学史上添加了浓墨重彩一笔的东坡居士。

不得不说,时代的特征确实会很明显地体现在它的文学作品里。如同偏安一隅的宋朝一样,宋词很少有像唐诗中辞君一夜取楼兰的自信豪迈,以豪放著称的苏辛等人,也更多写的是在逆境中不屈不惧不悲不喜的心态,没有盛唐那种敢让银河落九天的浪漫。但即使在那个颇为屈辱的时代,也有慷慨悲歌的岳武穆,有秀丽隽永的柳词,有风流潇洒的张先,有梅妻鹤子的林逋。

这个时代即使不如汉唐一样天下一统威加海内,但它一直有独属于自己的秀美绮丽,而且也不乏岳飞、辛弃疾、陆游这样志在北上,至死不忘恢复国土的豪杰之士,让我们知道他们依然是那个百折不挠的民族,那点星星之火始终未灭。
我是清石,关注我,一起读书看世界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