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至死金圣叹,被人割头还在调侃官府,临终遗言两个字:好痛!
1/金圣叹是谁?
金圣叹,明末清初的一个穷秀才,中秀才还是明朝时的事。金圣叹为人孤高,率性而为,个人主义,以才子自居,狂放不羁,讥笑其他秀才庸俗愚拙。政治思想上他倾向保守,批评明末官府苛政,同情被欺压的百姓,甚至主张官逼民反,但认为王命和礼法终不可违,对盗匪大肆谴责,特别讨厌梁山泊首领宋江。因而干出了腰斩《水浒传》的历史大事件,以至几百年后,他还因此屡爱牵连。
小编第一次听说金对叹的名字,还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全国上下就干一件事:批。正是因为他反宋江,得罪了造反派了,坟墓也被红卫兵小将们给扒了。
后来才知道,这个反动的封建文人,正是让封建政府给处决的。

按照正经的介绍,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他批《水浒》、评《西厢》,并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从理论上大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
如果再晒下他的朋友圈,你对他会有个更感性的认识。
先说他舅舅,是东林党的重要人物,明末的文坛领袖,先在明朝做官,清人进入江南,攻陷南明都城后,又亲自带人降清的钱谦益。这样气节,饱受世人诟病。
再说他舅妈,就是钱谦益的小老婆,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做为一个从良的妓女,在清兵围城时,她拉着老公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结果,她老公以水太凉为由,退缩了。这样的气节,令文士汗颜。
看看,都是熟人吧!
2/金圣叹不姓金
其实,金圣叹本姓张,名采。从小,他就不是个守规矩的好学生,满脑子叛逆。第一次参加乡试时,主考官给出的作文题是《西子来矣》。
金圣叹的内心是强烈反对八股文的,一看这题目,坏心又冒出来了,他又发挥他的幽默本性,提笔写道:开东城也,西子不来,开南城也,西子不来;开西城也,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
主考官一看,也幽了他一默,批道:美人来矣,可惜你一个秀才丢矣!
一次恶搞,不仅名落孙山,还被取消了好几年的考试资格。
再次参加乡试时,他只好冒用老乡金人瑞的名报考。这次,老金学乖了,老老实实地发挥他的真实水平,把文章写得委靡迂腐,以应当时的文风。这一来,主考官居然很欣赏,拔为第一名。
从此,他就更名金人瑞了,还另取了一个名字,名喟,字圣叹。
考中秀才后,他便再也不思进取,他发誓不作清朝官,只想好好做个浪迹江湖的狂狷书生。

3/戏骂舅舅钱谦益
老金的舅舅钱谦益是当时的文坛的领袖,他很爱惜金圣叹的才华。如果没有钱谦益的推荐和制造舆论,也许当时金圣叹的名气和社会影响不会那么大的。
但是,对于他舅舅降清变节一事,他一直耿耿于怀。
有一年钱谦益生日,在母亲的催促下金圣汉亦前往拜贺。众宾客久慕老金的才名,便起哄要他给舅舅写一副贺寿的对联。
老金没有推辞,想了想大笔一挥,写下一句一个文官小白脸,大家一看,脸都变色了,接着,他又写下三朝元老几个字后,大家才嘘了一口气,以为他这是在玩这个老娘不是人 , 九天仙女下凡尘柳暗花明的意外惊喜呢。他老舅也怕金圣叹又来什么邪劲,便走上前冲他伸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谁知金圣叹却冷冷一笑,毫不迟疑,刷刷刷写完,把笔一掷,拂袖而去。众人一看,只见金圣叹写下的是十四个字: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
钱谦益两眼翻白,手脚冰凉,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经老金这一骂,他与舅舅之间是划清了界线,舅舅的失节之名与他再无关联。

4/老金的天真与苏州式上访
老金的才名不仅仅获得江南士子们的推崇,就连远北京的顺治皇帝也对他大加赞赏。皇帝老儿评价金圣叹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老金以为自己的才能终于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赏识。
没多久,顺治就挂了,临终还有遗命,留下遗诏说要整顿吏治。本来,这只是做做样子的举动,不想天真的老金却当真了。
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为追收欠税,鞭打百姓,亏空常平仓的漕粮,激起苏州士人愤怒。
1661年3月初,金圣叹与一百多个士人到孔庙聚集,悼念顺治帝驾崩,借机发泄积愤,到衙门给江苏巡抚朱国治上呈状纸,来了场集体上访。
结果却被官官相卫的朱国治以诸生倡乱抗税,并惊动先帝之灵的罪名逮捕了一大批人,名声最响的 金圣叹当然也在劫难逃。经过会审,严刑拷问,金圣叹和十八位秀才等121人被以叛逆罪判处秋后处斩,是为震惊天下的哭庙案。

5/充满血腥的金氏幽默
关入死囚牢的老金也没闲着,他央监狱的看守给他捎封家信出去,并一再告诉看守千万别让知县看到了。信上说:杀头,至痛也,灭族,至惨也。圣叹无意得此,呜呼哀哉,然而快哉!看守没守诺言,拿了信就交给了知县,知县疑其必有谤语,于是打开一瞧,上面写道: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食,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临死前老金也没忘狠狠地戏弄了知县一番。
被押往刑场后,老金泰然自若,并向监斩官索酒畅饮,饮罢大笑,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来送他最后一程。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离)儿腹内酸"。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
行刑前,他又小声央求刽子手拿他先开刀,并说自己身上藏有两张银票,算是给他的谢礼,刽子手出刀果然利落。
老金死后,刽子手在老金身上没搜出银票,却找到两张纸条,一张纸写个好字,另一张则是个疼字。
那一年,老金年仅53岁。可怜的老金,一声好疼,穿越358年的岁月,仍让人的心中一沉。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