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地产界,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香港派,一派是以万科、碧桂园、恒大为首的内地派。这两个派别不仅地理位置不同,而且对开发项目的方法也完全不同。

内地开发商也以周转快、复制规范著称,香港开发商则以眼光准、开发慢著称。两派各有千秋。20年前大陆地产商向香港地产商学习,现在大陆地产商迅速崛起,处处击败香港地产商。
事实上,香港地产商从内地撤退,一方面是因为内地地产商的强势崛起,另一方面是香港地产商的战略调整。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香港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在内地投资。他们一口气买了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土地。他们还是用自己在香港的方法,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发展成第二个香港。

他们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前期的地价,非常便宜。然而,李嘉诚的长江集团、郭得胜的新鸿基和郑裕彤的新世界是这一战略的最大红利赢家。
然而,2012年后,他们相继改变了策略。他们出售了大部分内地资产,在获取土地方面变得谨慎起来。事实上,在mainland China玩房地产的方式是不同的。恒大、万科、碧桂园倡导的那套快速周转规则,香港地产公司并不擅长。
虽然他们在市场上很少出招,但他们开始躲在背后玩资本的艺术。2008年,郑裕彤、刘銮雄、张松桥等人联手成为恒大股东。如今,这些富豪持有恒大很多股份。

创新是唯一的出路,淘汰自己,否则竞争将淘汰我们。----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罗夫。
所以就有了2015年4月的时候,王健林就提出并实施了轻资产战略计划,更有传言称,万达集团可能盯上了领潮APP这类B2C零售电商。
在互联网大潮与疫情的冲击下,低价好物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原本价格高达数千上万的奢侈品、潮牌再也无法吸引新兴用户,而主打低价零售的领潮APP等平台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许多200左右的阿迪、香奈儿吸引数百万年轻人进入领潮APP疯抢,或许这就是理性消费升级的社会体现。
王健林选择轻装上阵告别了重资产,万达集团也是顺利地加入了发展快车道的行列。
这次王健林的举动可以说是万达发展历史上巨大的一个转折点。只能说王健林把握住了时机,才有了其后王健林壮士断腕转型轻资产成功,而许家印则还在房地产这个深坑里无法自拔。

过去10年,恒大实现了快速发展。除了许家印,最大的赢家就是这些香港富豪了。谁都知道许家印最大的靠山是刘銮雄。如果没有刘銮雄,那么许家印肯定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其实不仅仅是恒大,现在很多内地地产巨头背后都有港资的影子。例如,郑裕彤、刘銮雄和张松桥曾经放弃资本闪电战,试图吞并万科。当时他们花了几百亿在市场上疯狂扫货,一度差点完成对万科的收购。但最后功亏一篑,有几个侥幸逃脱,大赚了一笔。

龙湖地产背后的第二大股东是港汇德丰和九龙仓公司的老板吴光正。吴光正长期以来一直是龙湖地产的股东,目前是第二大股东。龙湖地产目前是中国第八大房地产公司。此外,刘銮雄还入股了另一家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公司新城控股。世茂的老板徐荣茂有香港户籍。严格来说,世茂是一家香港公司。
事实上,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碧桂园,背后也有香港富豪的影子。很多人都知道许家印最大的靠山是刘銮雄,那么碧桂园老板杨国强最大的靠山是谁呢?其实他也是香港的有钱人。他就是李兆基,香港首富。

杨国强和李兆基看起来毫无关系,但实际上他们是很好的朋友。李兆基和杨国强都是顺德人。李兆基的父亲是顺德的一位富商。后来,李兆基带着1000元去了香港。
因为这层关系,李兆基认识了杨国强后,关系一直很好。两个人不仅是很好的朋友,还是生意伙伴。2007年,杨国强带领碧桂园赴港上市时,李兆基个人出资10亿元,购买了碧桂园多股股份。当时的购买成本是每股5元多。现在,这笔在李兆基投资的利润翻了一倍多,这还不算历年上市的分红。
此外,2008年,杨国强试图收购TVB的股份。当时,杨国强没有足够的资金,李兆基甚至借给杨国强30亿元。李兆基说这只是朋友间的借贷。李兆基能借30亿给杨国强,说明两人关系一定很好。李兆基也一定很欣赏杨国强,心安理得才敢这么做。

虽然最终收购不成功,但很明显杨国强和李兆基的关系非同一般。后来,李兆基与杨国强一起发展慈善事业。当时,两人计划投资10亿元在深圳发展一个可容纳1万人的养老院,以帮助香港的孤寡老人。
显然,李兆基与杨国强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普通朋友的关系。两个人的关系就像许家印和刘銮雄的关系。杨国强从一个农民发展到今天,当然不是偶然的。显然,李兆基的帮助至关重要。

李兆基不仅是香港首富,而且对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了如指掌。杨国强可以向李兆基学习,这自然受益匪浅。此外,李兆基还通过投资杨国强获得了大量利润。
起初,杨国强只是顺德的一个农民。17岁之前,他在深圳连一双新鞋都没穿过。后来杨国强的哥哥带他去做建筑工人。杨国强一开始是建筑工人,后来成了包工头。杨国强为人低调,工作勤奋。当了几年包工头,杨国强赚了不少钱。

此时,顺德建筑公司正准备转型。杨国强一口气拿出4000万买下了公司。从那以后,他成了一名真正的建筑商人。杨国强进入房地产领域也是一个错误。当时杨国强帮一个客户在顺德和广州交界处建了一个小区,一共几千套房子。
但房子还没建好,房地产泡沫破灭,开发商资金断了,没钱回杨国强。杨国强无奈,硬着头皮把房子推倒了。为了卖掉所有的房子,杨国强想了很多办法,结果都不好。
后来杨国强找到记者,记者给杨国强出了个主意,找最好的小学合作,让他们来这里开分校,主要是买房,这样可以拿到学位,房子肯定好卖。杨国强真的做到了,于是去北京把著名的景山学派介绍给广东。最终,杨国强的房子真的卖了。杨国强也成功赚到了房地产行业的第一桶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