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到了,为了实现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两制上的深度融合,建议打破地域行政壁垒,把深圳、珠海、中山合并升格为直辖市,打造一小时都市圈。再提到把深圳升格为直辖市,又要补足行政区划面积太小的短板问题上,还有一个选项就是,深圳+东莞+惠州,为什么舍弃这个方案呢,上篇是强调了深圳+珠海+中山为什么更好,这一篇讲讲深圳+东莞+惠州有什么不好?

首先还是要谈谈鄙人对直辖市的认识,直辖市除了行政区划概念,也是城市的概念,应该是高度城市化的城市,其核心是城市,并且是建成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超大、特大城市。因此鄙人认为应该把社会空间发展分成两条路线,一条是以乡村振兴为纲的省、自治区行政区划模式;另一条是以高质量城镇化为领的城市城市行政区划模式。再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区域、城乡平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十二个直辖市,除了现在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还包括南京、广州、西安、武汉、沈阳、本溪、鞍山、抚顺这八大城市,仅辽宁一省就有四个,因为辽宁经济发达,重工业发达。沈阳是以重工业和航天工业为主的城市,大连是仅次于北平、上海和天津的第四大城市,鞍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抚顺更是一个经济十分全面的城市,是东北第一个成为直辖市的城市。并且那个时候的直辖市,就是纯粹的城市,行政区划范围就是城区。

要知道,在完成第三次人口普查,公布了在1981年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全国只有18座,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里的人口不包括市瞎县人口,也不包括市区的农业人口。

说这么多想说明什么,就是以高质量城镇化发展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路线,不能盲目地追求行政区划的大,应该立足于城市建成区内的城市发展。上篇中的B方案深莞惠行政区划面积达到1.52万平方公里,虽然没有超过北京,关键在于惠州的人口城市化率、城市化集中度、城市建设水准还未达到一定高度。而显然D方案深珠中优于B方案深莞惠。

随带铺垫一下,就是鄙人认为重庆也应该进一步优化,重庆除了行政结构优于省,其实在城市角度跟各省基本一样,因此重庆其实可以理解为省-县-乡三级结构。建议保留主城区21个市辖区构成新的重庆直辖市。

回到广东省,除了深圳有资格升格为直辖市,更有资格应该是广州,广佛同城化已经很多年了,因此主张广州带上佛山一起飞,本篇暂且按下不表。有人要说了,广州、深圳都被直辖了广东肯定不愿意,这个央地关系咱不能乱说,并且广东是广东人的广东,只要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才是抉择的标准。深珠中升格为直辖市,具体行政区划条件具体怎么设置,下一篇再聊。广东深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