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唯美的植物名字(山海经中的花)

华峰博客 252

《山海经》开篇就提到招摇山上有草,可食,且食之不饥!其名叫祝余。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当时为了在万千的植物当中找到祝余草,我还学过壮语和藏语,我始终认为祝余草应该和小麦一样,被不知道的人当成韭菜,而且可以充饥,招摇山是《南山经》的第一座山,这祝余二字有可能是招摇山音译。同时我也猜想有可能是青稞类的植物。但为了证明青稞在少数民族中有类似祝余的发音,但很可惜,没有。

在《山海经》中有些东西的确难以在现今世界中找到。但还有是部分能够找到的,关键是还是要有证据。无凭无据难以让人信服。

说文解字》中说:祝,祭主赞词者。《周易》中云:兑为口为巫。按,祝所以悦神也。《礼记·郊特牲》中也有祝将命也。的记载。也就是说,祝本意为祭祀时负责向神灵祈祷沟通的人。可见神草祝余在此地很神圣!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天青色等烟雨,都描述得青这个都是蓝色,中国古代关于颜色也有自己的观念——五色观,分别把青、白、红、黑、黄视为正色,分别代表着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向,也对应着木、金、火、水、土这五行。这五个颜色称为中国颜色一点也不为过。可见五色观《山海经》中开始,至到后来发展,演绎为中国画的标准色谱。

山海经里唯美的植物名字(山海经中的花)

所以单从花的颜色上去区分,那万千物种,很难找到这是哪类物种。然而黄天不负有心人,在蚌埠时,去参观禹会诸侯的场所,涂山。知道禹州曾是禹朝都城,了解到了禹韭,也称之为禹余粮。传说,大禹治水功成之后,庄稼丰收粮食盈余,人们开始追求健康长寿。大禹知晓后,便令百姓们把吃不完的粮食倒入了河中后,长出了一种仙草,也就是麦冬,便被称为禹余粮,又因为此草长于禹州,叶子长而细神似韭菜,所以又被称为禹韭、禹霞,有因为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所以又被称为不死药

山海经里唯美的植物名字(山海经中的花)

禹余,祝余两者仅一字之差,引起我探查的好奇心。这种神草,现在很多见,到处都有,屋檐之下,路边,现在公园里也大面积种植,以供观赏。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麦冬:味甘,平。主心腹结气,解枯燥之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补续胃中之阴气。羸瘦短气。补胃则生肌,清火则益气。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后天足则体健而能耐饥也。

《神农本草经》是比较早的有关中草药的记载。这里记载麦冬,久服轻身耐老,不饥。这项可以说符合《山海经》中食之不饥。但食用部分并非叶和花,而是地下的果。

山海经里唯美的植物名字(山海经中的花)

而麦冬也符合状如韭。而青花。下图便是麦冬开的花,我认为是淡蓝色,麦穗状的小花。如果是一大片,也是相当惊艳的。古今文客,也是对它吟诵不绝!

山海经里唯美的植物名字(山海经中的花)

《卜算子·咏麦冬》林荫杂草稀,圃径甘冬肆。琼叶迎风赛似兰,含影招人觊。对日穗花吟,卧夜星虫睡。夏看青华味涩羞,秋言果实枝连醉。

另《神农本草经》中有上品药禹余粮和太一余粮两种药的描述,禹余粮味甘,寒,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生池泽。太一余粮味甘,平。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一名石脑,生山谷。这两种中药又是什么?为什么和禹州的禹余粮同名?

另,麦冬在禹州叫禹余粮,在《山海经》中《南山经》叫祝余,两者又是怎样的关系?王红旗老师认为,这座招摇山是今罗宵山,西海便是今日的衡阳盆地,而和大禹同时代统治衡阳地区的是火神祝融。祝余消失,而禹余至今仍有传颂。

山海经里唯美的植物名字(山海经中的花)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