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奋斗正当时,青春当建功。为了激发全省各领域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工作热情,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联合发起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活动。大众网·海报新闻针对团省委、省青联推选出的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山东青年创新榜样中的优秀典型进行系列报道。主题报道围绕奋斗和理想两大主题,关注先进工作者以奋进创新的状态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讲好新时代奋斗者的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明明 通讯员 常邑 青岛报道
高速磁浮是目前地面最快的大型公共交通工具,是现代轨道交通技术的制高点,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研发。助力国家战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在中车四方股份内外精心选拔,由高速列车技术领军人物——丁叁叁牵头,组建了高速磁浮研发团队,团队成员78人,其中不满40周岁的青年研发设计师比例81%。这是一支专业全面、技术过硬、年轻有潜力的研发队伍,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2人,高级工程师35人;博士19人,硕士4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詹天佑奖获得者1人,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获得者3人,火车头奖章2人,泰山人才1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团队曾获得科技部项目执行优秀团队表彰,成员共获科技进步奖2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6项;团队成员共获专利322项,其中发明专利181项;发表论文220篇,其中国际论文23篇;参编行业标准10项。团队牵头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高速磁浮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面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题,团队成员凝心聚力,突破高速磁浮系统关键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成套工程化装备并顺利完成系统联调试验和低速运行考核验证,取得我国磁浮交通系统研发重大突破。2021年5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作为我国高端产业取得的一项新突破;2021年7月,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轰动世界,标志着我国已掌握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中国轨道交通事业迎来600公里时速新时代;2021年10月,高速磁浮工程样车作为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21年12月,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种种耀眼成绩的背后,是研发团队上千个日夜构建、推翻再构建的焦灼,也是从不畏惧失败和挑战的科研工作者一代代传承的精神内核。
突破关键基础理论,攻克工程化问题制约,他们是埋首的拓荒者。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是一项长期被德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垄断的国际尖端技术,它所跨越的不仅仅是速度等级的门槛,还有其背后包含的电磁、动力学、材料、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诸多难题。团队成立初期,用三年时间集中突破关键基础理论的制约,经过无数次失败的计算、仿真、试验,在不厌其烦的破而后立、迭代优化中取得阶段进展,解构高速磁浮系统气-机-电-磁的强耦合作用,突破空气动力学、系统动力学、高速协同、噪声、电磁辐射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问题制约;系统解决速度提升、环境适应性、救援逃生、核心系统自主化等系统集成问题;解决高速运行气动边界及流场特征显著变化等气动设计问题;研发高精度测速定位装置,提高定位准确度和通信实时可靠性;研制自主化SIL4级运控及高频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实现GoA3级无人驾驶……通过研发团队艰苦攻关,磁浮工程化理论研究及技术设计验证可行,蓝色闪电终于初现雏形。
搭建系统研发平台,研制成套工程化装备,他们是挑灯的夜行侠。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然而,想要把磁浮列车从蓝图变为现实仍旧苦难重重。小到地面试验的台架工装,大到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的调试试验线路,一切都是空白。项目研发周期紧迫,团队成员白天画图纸,晚上搞仿真,利用试验样车生产空隙,搭建自主化试验和试制平台,逐步掌握高速磁浮列车设计仿真及试验评估方法,形成了部件级、系统级的试验评估能力。在提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团队围绕技术链布置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电磁铁、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自主化、国产化,完成车辆、牵引供电、运控通信、线路轨道全系统样机研制,形成持续创新和工程化能力。
争分夺秒联调测试,试验样车成功试跑,他们是蓝衣逆行者。经过四年多的持续投入,初见的胜利曙光却遭遇阴霾,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试验样车线上系统联调的计划。站在研发落地的关键节点,面对压力与抉择,在地方政府与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团队十余名成员赴上海进行最后的实战。历时8个月,团队共完成7大类204项试验,安全性、稳定性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整体性能符合预期。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系统效果良好,功能可靠;关键部件性能达标,达到可批量化生产装车条件。
2021年7月20日,五年之约如期而至,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在青岛市成功下线,省领导在下线仪式中说,作为最快、最稳的地面交通系统,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必将为未来的交通强国建设、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为我们高质量完成城镇化添上腾飞的翅膀。磁浮研发团队不辱使命,彰显了新时代铁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在谈到如何理解奋斗和理想时,丁叁叁表示:对于我个人来说,理想是比较抽象的,但奋斗却是相对具体的。八九年的时候,我考到离家较远的城市读书,那时候坐着绿皮火车,晃晃悠悠要坐上两天。那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这个火车能快一点,舒服一点。这可能不能算是理想,只是当时一个小愿望。没想到,30多年后,作为一名轨道交通装备研发设计人员,作为我国铁路飞速发展的一名亲历者,通过一种种新车型的研发设计、一代代新产品的迭代优化,我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去促成、实现了我当年的愿望。我认为,如果说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的向往,那么奋斗才是能够实现它的唯一途径。
我们团队中也有非常多年轻、富有激情的设计师,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奋斗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热情所在,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实现更大的成就和突破,继续我们轨道交通行业的辉煌。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曾说: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时至今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出色完成了一系列技术攻关任务,打下一场漂亮的高速磁浮技术产业攻坚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科技自立自强的科研工作者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