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改名为Meta,意思是元宇宙,并将在元宇宙项目上投入10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中国股市也掀起了元宇宙热潮,相关的公司个个股价暴涨,元宇宙概念指数可以在三天之内上涨30%,甚至有的公司在短短两个月内市值就直接翻了三倍。在资本为元宇宙疯狂之时,可能多数吃瓜网友都还没搞明白,到底什么是元宇宙?也在纠结要不要投资趁着风口上车,作为元宇宙行业权威资讯平台元宇宙商业资讯今天给大家解读。

元宇宙这个词最早都是科学家在用,一些学者相信有多个宇宙存在,为了在概念上更好的区分,这些宇宙是冠以不同的名字。我们目前生活的世界是本宇宙,与本宇宙有一定联系,而且能互相影响的宇宙则是元宇宙。1992年,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小说《雪崩》当中想象出一个虚拟的城市,人们可以借助VR眼镜从现实中记录此地,然后在里面买地建房、生活,相当于开启了一段新人生,斯蒂芬森将此城命名为元宇宙,没错元宇宙这个看起来玄乎的词,内涵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指数字虚拟世界罢了,我们都不陌生,毕竟很多游戏就是个虚拟世界,而且科幻片里也最喜欢拍这题材,大家操控游戏角色,漫步在洛圣都街头时,飞翔在艾泽拉斯大陆时,看腻了各种人造风景,也习惯了跟NPC以及其他玩家互动,早已对数字虚拟世界见怪不怪,科幻电影的创作者们也早就把关于虚拟世界的想象力扎根。早年的黑客帝国系列,近两年的头号玩家,失控玩家都是讲虚拟世界的故事。既然虚拟世界这个概念不新奇,为什么换上元宇宙的马甲后就瞬间成了当红炸子鸡?

第一个原因是换个大家都看不懂的名字,显得比较高级又上流,方便忽悠人就像资本管点对点借贷叫P2P,把酶叫做酵素,换个名字就是全新的开始。老手段了很好理解,第二个原因在于资本眼中元宇宙应该比我们现在能玩到的虚拟世界更加先进和复杂,远不止一个游戏那么简单,所以得用新名字区分。具体来说的话,元宇宙的沉浸感会更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用自己的五感去体验数字虚拟世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傻乎乎在电脑显示屏看,元宇宙还意味着更大的数据量。现在这些虚拟世界游戏看起来是诺大一座城市,其实都是经不起细究的贴图,很多房门打不开,很多地方进不去,而元宇宙中每个角落的每一些物品都有细节可以和你互动,实现以假乱真。元宇宙和现有虚拟世界最大差别就是元宇宙有无与伦比的开放性。我们打的那些游戏,不管你们的地图有多大,终究还是会走到头撞上空气墙。而不同公司的游戏,无论是地图还是玩家数据都无法实现互通,别说游戏之间了,一款游戏内的不同服务器都很难打通,而元宇宙是一个开放平台,平台搭建了无数个的虚拟世界。世界与世界之间可以无缝衔接,人们都随时切换身份,货币和虚拟资产也能够通用。元宇宙中的某一个虚拟世界,因为运营商倒闭而消失,人们依然可以把那里的数据和资产转移到另一个世界去。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未来的元宇宙生活。早上08:59的闹钟响了,你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戴上VR眼镜进入工作职场,眼前一晃,就已经在工位上了,而你看到的同事们也都是假身,真身全在家里。傍晚下班,同事几个约好一起来趟心灵之旅,然后你点击切换,从工作之城传送到虚拟的青藏高原,站在珠穆朗玛峰上俯瞰绵延的雪山,看腻了,就再换几个人一起瞬移到三亚海滩欣赏蔚蓝的大海。看着看着风景,突然收到讯息,老大,人数已经集结好了,没错,你在办公之城里是个普通白领,但你在罪恶城市的身份是最大帮派海的头目,您又从海滩瞬移到了帮派据点和全副武装的手下一起准备扫荡敌对势力。
元宇宙的作用和玩法远远不止于此,借用电影《头号玩家》中的已经话:在这里唯一限制你的就是你的想象力。人的想象力无限,元宇宙无限。
本文章原出处元宇宙商业资讯公众平台,未授权禁止复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