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teafox
来源公 号:茶狐看世界
作者授权推送
俄罗斯给我留下的最大印象,可以总结为,无处不在的剧烈反差,仿佛就是一个人格分裂的国家,她的灵魂在天空中翱翔,她的肉体在泥泞中彷徨。不要高估熊国的物质实力,但也不能低估他们的灵魂高度。
在我眼里,俄罗斯的反差,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地大物博的国土,简陋局促的生活。
出类拔萃的精英,自暴自弃的草根。
无与伦比的精致,不可思议的粗糙。
骄奢淫逸的寡头,煎熬挣扎的穷人。

莫斯科红场的乞丐
地大物博的国土,简陋局促的生活。
很多人对俄罗斯航空,都是谈虎色变,敬而远之。他们应该都没亲身坐过俄航,我坐过几次,感觉还不错,起飞落地,非常稳妥。让我最意外的是飞机餐,比中国的航空公司都好。唯一不习惯的就是,飞机落地之后,乘客集体鼓掌,颇有一种感谢机长不杀之恩的气氛。
每次坐飞机从北京到莫斯科,从机窗望出去,俄罗斯的国土,让我感觉既无聊又震惊。说无聊,是因为,地貌平淡,没有高山、也没有荒漠,一路上几乎全部是森林。说震惊,也是因为森林。飞机从北京出发,在进入俄罗斯之前,一路上都是荒漠、半荒漠状态,主色调是贫瘠的土黄色,但靠近俄罗斯边境后,就变成了满眼的翠绿色,那是无边无际的森林,中间点缀着草地、湖泊、河流。亲眼看过西伯利亚,才能体会,什么是地大物博。

西伯利亚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5000公里长,1000公里宽,5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面积的一半),因为这片森林实在太大,以至于寒温带针叶林的专有名词Taiga (泰加林),就源自俄语,代指北半球寒温带的针叶林生态。
这里插一句,Taiga这个词,看上去就不像是正统的斯拉夫词汇,一查,果然源自蒙古语。另外,西伯利亚这个词,也是源自蒙古语,意思就是沉睡之地(Sib Ir)。欧洲人说,俄罗斯人是白皮的蒙古人,也不完全是凭空捏造的。
俄罗斯森林面积达815万平方公里,占全球20%。而我们中国的森林面积,仅有210万平方公里,只占全球5.3%。如果按照人均来算,那差距就更大了。
西伯利亚的辽阔森林,人迹罕至,而地下蕴藏着无尽的财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丰富的资源分子,稀少的人口是分母,简直人人都是矿主!
2009 年以来,俄罗斯以每日 1000 万桶的速度开采石油,理论上,以这个速度,俄罗斯还可以继续开采至少30年。而实际上,每年新增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量几乎相当,也就是说,俄罗斯的石油资源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是无穷无尽。
俄罗斯每天出口约500万桶石油,过去10年,平均油价70美元/桶,成本20美元/桶,以此计算,俄罗斯每年净收入约1000亿美元。
另外,俄罗斯的天然气的收入远高于石油。根据BP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全球排名第一,共有37.4万亿立方米。
今年,一场俄乌战争,让欧洲天然气价格首次突破3500美元/千立方米,每立方米3.5美元。表面上看,制裁很严厉,但实际上,靠卖油气为生的俄罗斯,外汇收入反而比战前增加了。
就算回归常态,按照每立方米1美元,俄罗斯目前已知天然气就价值37万亿美元。俄罗斯的天然气开采成本是 20 美元/千立方米,相比市场价,开采成本可以忽略不计。2020 年,俄罗斯的GDP为 1.48 万亿美元。理论上,俄罗斯光靠卖天然气,其它啥都不干,就可以维持25年!
总而言之,在俄罗斯面前,我们中国真的不好意思说自己地大物博。

按道理说,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俄罗斯的居住环境应该更像美国,家家住house,户户有花园,人人开汽车。就算不如美国,那也至少比中国强,但实际却不是这样。
2017年,俄罗斯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只有24.4平方米。特别是作为俄罗斯经济龙头的首都莫斯科市区,人均住房面积却是全国垫底,只有区区19平米。作为对比,2019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39.8平方米,农村48.9平方米。


赫鲁晓夫楼
赫鲁晓夫时期,曾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公寓型的经济住房,保证居民在城市内都有房住。名字就叫赫鲁晓夫楼,相当于我们以前的筒子楼。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新建的房子,虽然风格有很多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赫鲁晓夫时代留下的小面积房子,至今在俄罗斯很多新楼盘里1000套房子可能有60%以上,都小于60平米。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之一,总产量并不亚于美国,人均产量远高于美国,土地资源也比美国丰富,为什么无法支撑美式的大house生活方式呢?
首先,汽车太少不够用。2021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600万辆。同年,俄罗斯的产量为120万,人均汽车产量,依然只有中国的40%。就算加上40万辆的进口汽车,人均消费量,也才中国的60%。和美国比起来,那人均就差得更远了。这样凄惨的汽车产销数字,显然无法让俄罗斯人民过上远距离私家车通勤的生活。
其次,能耗太大吃不消。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比北欧、加拿大的人口密集区更冷,要想实现高水平的生活,所需要的耗能也就更大。但实际上,俄罗斯的人均能源消费,远不如同纬度的国家,比如,挪威人均年用电量2.4万度,是俄罗斯的3.5倍。俄罗斯虽然盛产石油、天然气,但超过一半的产能要用来出口换汇,真正老百姓消费的能源,却不多。

再次,基建太差不允许。除了能源和交通,分散的独栋house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平摊到每户的水、电、气、通信的成本也更大,俄罗斯真没那个能力,自来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将近1/4的淡水资源,仅仅一个贝加尔湖,淡水资源就在全世界的20%,而中国全部淡水资源的总和,仅占全球的7%。然而,俄罗斯人守着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却喝不到干净的自来水。

DW纪录片《俄罗斯自来水危机》
2021年1月31日,俄Красноя́рск市158人饮用自来水中毒。我特意查了一下Красноя́рск,这小城位于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叶尼塞河穿城而过,优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结果,老百姓依然喝不到干净的自来水。
为了核实俄罗斯的自来水问题,我特意问了一个在俄国生活过的朋友,他说:I lived in Russia for 4 years, 2005-2008, in three different major cities; Irkutsk, Nishnevartovsk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